事件:公司发布2025Q1 财报:2025Q1 实现单季营收259.3 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1%/-41.4%。2025Q1 销量约为9.3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15.5%/-41.5%;2025Q1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同环比分别为+0.4pct/+0.1pct。
2025Q1 归母净利润为6.5 亿元,同环比分别为+10.0%/-81.5%。2025Q1 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10.2 亿元,同环比分别为-20.3%/+74.7%。
营收短期承压 毛利保持健康
营收端:2025Q1 公司总营收为259.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1%/-41.4%;其中2025Q1 汽车业务收入约为246.8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8%/-42.1%。同比上升主要由于汽车交付量的增加,部分抵消的收入增加主要由于产品组合不同导致平均售价降低。环比下降主要受与春节假期有关的季节性因素影响。整体ASP 由2024Q4 的26.9 万元下降至26.6 万元。交付量方面,2025Q1共计交付9.3 万辆,同比/环比为+15.5%/-41.5%;其中,理想L9、L8、L7、L6、Mega 单季销量分别占2025Q1 销量的13.1%、13.9%、22.6%、47.8%和2.6%。
其他业务方面,2025Q1 营收达到12.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9.7%/-23.5%;环比下降主要由于配件销售与服务提供的减少,与季度间汽车交付量减少相契合。
利润端:毛利方面,2025Q1 汽车业务毛利为48.8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0%/-41.9%;2025Q1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 同比/ 环比分别为+0.4pts/+0.1pts。
经营性利润方面,2025Q1 单季经营性利润为+2.7 亿元,利润率为+1.0%,同比转正。2025Q1 单季归母净利润为6.5 亿元,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0.3%/-74.7%;non-GAAP 净利润率为3.9%,同比/环比分别为-1.1pts/-5.2pts。
现金储备充足 充电站持续投入
费用端:2025Q1 理想研发费用为25.1 亿元,同比/环比为-17.5%/+4.4%;2025Q1 研发费用率为5.4%,同比/环比为-2.2pts/+4.3pts。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员工薪酬减少以及新车项目进度的影响。
2025Q1 销售管理费用为25.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5.0%/-17.7%;2025Q1 销售管理费用率为9.8%,同比/环比为-1.9 pts/+2.8 pts。同环比下降主要由于员工薪酬减少、运营效率提升及营销和宣传活动减少。
渠道端:截至2025 年3 月31 日,公司于150 个城市拥有500 家零售中心,于225 个城市运营502 家售后维修中心。
充电网络:截至2025 年5 月27 日,全国已有2,334 座理想超充站,12,727充电桩,布局31 个省份、227 个城市。
现金流:2025Q1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 亿元,2025Q1自由现金流为25 亿元。
未来展望:公司预计2025Q2 汽车交付量将在12.3 万辆至12.8 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13.3%至+17.9%;对应的收入约为325 亿元至338 亿元,同比区间为+2.5%至+6.7%。
i8 上市在即 纯电周期开启
纯电新车上市在即,纯电产品思路迈向收获期。改款纯电动MPV 理想MEGA Home 预售订单强劲,占MEGA 订单90%以上,七月MEGA 交付有望实现2500-3000 台。销量的正向反馈验证了消费者对于理想纯电产品的接受度在逐步提升,表明理想汽车的纯电路线正在步入收获期。新款纯电SUV 理想i8将于7 月正式发布,新车将搭载理想自主研发新一代辅助驾驶基础架构VLA 模型,该模型随后将通过OTA 推送至全系AD max 车型,通过模型迭代效率和质量的突破进一步提升纯电产品竞争力,打造汽车智能体新形态。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理想凭借敏锐的用户洞察力和高效组织架构所带来的产品定义能力持续挖掘需求,通过产品形态的创新将增程式的成功复现在纯电产品中。随着销量的提升,规模效应将持续摊薄各项费用率。考虑公司近期经营节奏,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1,653.6/2,024.5/2,226.9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1.1/134.6/165.4 亿元,对应2025 年5 月30 日收盘价112.3港元/股(港元对人民币汇率1:0.92),PE 分别为22/16/1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车企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