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句话逻辑:看好L 系列有韧性的前提下,i8 带领公司开启全新产品周期。
超预期点和驱动因素:我们看好理想i 系列车型销量超预期,原因有2 点,1)通过超充基建+产品设计缓解理程焦虑以实现破局,2)理想有望在纯电车型上把“大且智能的空间”产品力做到极致,带来超预期的体验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实现销量的超预期。
区别于市场:1)市场担心市场增程供给增加带来竞争加剧从而影响理想L 系列销量和盈利能力;我们认为以问界M 系列为主对理想L 系列带来的销量冲击已经接近尾声;2)市场认为30-40 万价格带纯电车型较难实现突破,原因在于该价格带消费者对于里程焦虑敏感度高;我们认为理想通过超充基建+产品设计缓解里程焦虑,并能靠极致的“空间+智能化”产品力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实现销量超预期。
要点一:
守业:理想L 系列的核心竞争力不局限于 “增程+冰箱彩电沙发”,被对标的过程往往是品牌力提升的过程。
目前真正跟理想一起在同一价格带拿份额的仅问界,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小米。
而问界、小米和理想目前均锚定不同的客户群,问界产品定义更偏商务,小米产品定义更偏个人,而理想产品定义更偏家庭。随着M8 正式发布开始交付,问界M 系列车型已全面对标理想L 系列。而根据车Fans 的数据,理想L 系列的销量在M8 热销的过程中销量相对稳定,且在过去几周随着自身车型焕新后销量回升,印证了我们上面的观点。
要点二:
突破:我们看好理想I 系列实现纯电SUV 的破局,并且随着公司在智能驾驶大模型和应用的积累,以及对汽车制造生产、供应链的积累深入,我们对公司远期拓品类、开拓海外新市场等均充满期待。
1)通过超充基建和产品设计缓解里程焦虑:基于“产品周期+资金实力+目标客群需求”的共振,理想从2024 年来大量建设城市+高速的超充站。预计到2025年底,以我国主要城市间高速共12 万公里计算,平均每90km 就有一个理想超充站。2)纯电系列能让理想产品定义的长板更长,即更大空间和更智能的体验。理想已经从端到端+VLM 往自研云端VL 大模型升级,并辅以后训练+强化学习,输出4B VLA 司机大模型落地车端,可期待其带来无限接近人类司机操作的体验,同时理想的车内agent 能大幅提升智能座舱的智能化程度。
检验与催化:1)L 系列销量保持稳定;2)i8 发布后销量超预期;3)公司顺利拓展新市场、新品类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5 年/2026 年L 系列销量分别为51.3 万/50.8 万辆;纯电系列销量为8.5 万辆/22.9 万辆;预计2025-2027 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700.09/2255.53/2907.42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89.89/149.26/195.33 亿元,同比增速为11.9%、66.1%、30.9%。我们参考可比公司2026 年平均PE 为37 倍,给予理想汽车2026年30 倍估值,并按照8%折至2025 年,对应公司目标价为209.37 港币/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引发价格战的风险、纯电系列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严重的车祸事故引发的舆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