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6月销量,6月公司共交付新车3.6万辆,同比-24.1%,环比-11.2%,Q2累计交付 11.1 万辆,同比+2.3%,环比+19.6%,上半年累计交付 20.4 万辆,同比+2.3%。
受产品周期、市场淡季及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影响,公司6月销量表现整体平稳,焕新L6 逐步交付,Q2稳中有升。根据我们测算,L6/L7/L8/L9及 Mega 车型 6 月销量分别为 1.5 万+/1 万+/0.5 万+/0.5 万+/0.2万+,环比 5月看,L6/L7/L8/L9销量分别减少2310/1743/974/860辆,Mega系列推出Home版车型后,订单超出市场预期,6月销量环比增加1310辆至2304辆,同比增加 1715辆,成为纯电动MPV细分领域月销量第一,为纯电产品积累了良好品牌及口碑效应。
受到地方补贴退坡、竞品增多、新车密集上市、“以价换量”导致的市场观望情绪加剧等影响,公司 Q2 销量增长放缓。竞品车型增多带来需求分流,如深蓝S09、领克900、唐L、问界M8、腾势N9等,以及潜在竞品车型的上市预期也带来了消费者一定的观望情绪,如问界 M7改款、极氪 9X 等。
7 月购车政策叠加,有望推动订单回暖。本月初公司宣布 L 系列全系与MAGE 新购车权益,L6 享 5 年免息,L7/8 尾款减 5000元并享 3 年免息,L9尾款减 10000元并享3年免息,MEGA享3年免息,产品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提升,预计优惠效果将于7月逐渐显现,推动订单回暖。此外,公司6月底宣布调整组织架构,将原“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长期来看有望提升公司的内部协同能力,推动销量增长。
纯电新品 i8/6 将分别于 7/9 月上市,强产品周期+旺季属性,预计公司Q3/Q4 销量分别为 14.6 万辆/23.4 万辆,环比分别+31.8%/+60.3%:
公司首款纯电 SUV新品 i8 将于7月上市,第二款纯电产品i6将于9月上市,形成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充电SUV的产品布局,驱动公司进入新一轮新品周期。我们认为公司纯电产品所在细分市场仍处蓝海,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1-5月30-40万价格带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仅为38.2%,明显低于整体市场49.4%的水平,30-40万元乘用车市场当前仍缺乏爆款纯电新品车型,i8 延续公司“车和家”产品定位,叠加 VLA 模型上车提升智驾能力,爆款潜力十足,有望推动 30-40 万元价格带纯电市场扩容,为公司贡献销售新增量。在现有车型优惠力度提升推动订单回暖与纯电新品上市贡献新增量的双重利好下,我们预计公司Q3/Q4销量分别为 14.6 万辆/23.4 万辆,环比分别+31.8%/+60.3%。
超充站与渠道布局快速推进,夯实产品与市场竞争力,奠定销量增长基础: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已有530家零售中心,覆盖151个城市,较5月底增加24家零售中心,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11家,较5月底增加9家,覆盖222个城市,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覆盖面持续扩大。截止 2025年 6月 30 日,公司在全国已投入使用 2851 座超充站,拥有15655个充电桩,较5 月底增加 437 座超充站和2460个充电桩,预计到年底将建成 4000 座超充站,超充网络布局领先,有望成为公司纯电新品的核心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公司销量增长打下坚实根基。
投资建议:预计 2025 年-2027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639.30 亿元、2202.05亿元、2745.07亿元,实现净利润94.47亿元、127.90亿元、174.77 亿元,EPS分别为 4.41 元、5.97元、8.16 元,对应PE 分别为24.14 倍、17.83 倍、13.05 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