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背景下,汽车企业若想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成功走到终点,离不开决策者前瞻性的战略判断以及多次精准的战略抉择。从终局思维看,人工智能趋势下,汽车行业最终或迎来颠覆性的产业发展,这其中需要决策者基于方法论和些许直觉,做出终局轮廓的基本判断,并在该假设下持续验证及修正,从而形成不断接近终局的正确认识。
立足于当下,行业的现状一方面是新能源渗透率步入瓶颈、行业内卷加剧,另一方面则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部分竞争要素变化的斜率开始变得陡峭(包括智能化背景下技术迭代的斜率、消费者认知的变化速度等),以上都会加快行业洗牌,并令车企不得不频繁做大大小小的战略决策。这些判断及抉择背后均离不开决策者对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路径、商业化节奏以及对自身企业的认知,也反映了决策者的性格特点与行事风格。李想拒绝平庸的性格底色是其多次创业并坚持到底、以及转型AI 追求更大成长的核心来源、其持续&快速的学习能力也使他对新兴产业趋势的认知能力、对犯错之后的自我纠偏能力不断提升。正是这些能力与积累让他在过往的创业中有较成功的表现,并也有望赋能到转型人工智能企业的理想上。
汽车业务是理想转型AI、“拿自动驾驶门票”的数据及资金基础,理想通过积攒的品牌力及体系化能力,有望实现汽车销量及盈利的稳中有升。高端家庭增程SUV 赛道逐步进入红海市场,而对高端车型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产品力及合适的定价决定的或许只是销量下限,情绪价值及品牌力非常重要。理想L 系列积攒的品牌力及其不断提升产品价值的巧思将促使其在激烈的厮杀中维持一定竞争力。此外,理想增程系列、MEGA Home 成功背后的产品定义、组织流程及商业化等体系化能力,以及初代MEGA 失败的经验也将赋能至纯电i 系列车型,因此i 系列车型有望在空间、补能、智能化等多方面持续提供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体验,并有望撬动换购需求,从而实现在细分市场优异的销量表现。
汽车及机器人等物理智能体模型开始交织,理想凭借高效的战略执行力有望在AI 战役中逆袭。VLA 范式的创新在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引入,因其具备强大的通用能力,有望成为解决物理智能体问题的通用范式,而汽车预计是VLA 模型可量产的最早载体。短期看,VLA 有望带来公司汽车销量的提升及竞争格局的变化。消费者对智驾体验的提升非线性,小的边际变化如今已经较难激起千层浪,唯有推出全新的、有价值的功能,才能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也即技术的跃迁是摆脱行业内卷的重要途径。长期看,由于VLA 具备成为广义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潜力,公司业务结构及商业模式或迎新变化。届时VLA 可能会在除汽车外的各种终端上落地,产品的交互形式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商业模式也可能迎来新的变化。当智能驾驶模型范式迈向多模态、强化学习等方向,智驾的成功不再是单纯投入大笔资金或者鞭策供应商就能达成。理想作为智驾后来者有望逆袭的核心原因或是其具备前瞻性的企业家认知(决定了公司智能驾驶方向选择、投入时机把握的准确与否,也决定了公司智驾投入的果断程度以及战略倾斜度)、高效的组织架构&组织执行力(决定了智驾战略的最终落地效果)以及强大的工程&产品能力(VLA 技术落地及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non-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156/19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0%/+22%,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25/15/12 倍。我们选取比亚迪、赛力斯为可比公司,两家可比公司按Wind 一致预期计算的2025 年平均PE 为27.0x。积攒的品牌力、优秀的产品定义水平及潜在的领先AI 能力加持下,理想汽车销量有望实现稳中有升,前瞻的AI 布局及高效的战略执行力亦将拓宽公司的成长天花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新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