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理想汽车-W(2015.HK):新品周期叠加智驾革命 三重跃迁打开估值空间

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07-28
  核心要点:
  新车型销量是决定理想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
  新车型的发布与成功(如L8/L9 接力ONE、L7 打破内耗质疑、L6 托底基盘)以及销量目标的达成与否是驱动股价波动的核心因素。
  根据汽车之家数据,2022 年L 系列接力成功推动年底月销破2 万,股价先抑后扬;2023 年L7 验证产品矩阵策略,月销破5 万支撑股价上扬;2024 年MEGA 开局受挫及L 系承压导致股价下跌,但L6 的成功上市托底销量并助力股价修复;2025 年上半年销量增速放缓,股价承压,建议关注下半年纯电SUV i6/i8 的上市表现及“MindVLA”在i8 上首次量产落地表现。
  财务基本面稳健,公司重视研发
  据wind 数据,2021-2023 年理想汽车营收自理想ONE 上市后实现高速增长,2024 年增速放缓至16.6%,2025 年Q1 微增1.1%。利润方面,2021 年亏损收窄,2022 年因多重因素出现净亏损,2023 年实现117 亿显著盈利,2024 年利润回落至80 亿,2025 年Q1 同比增长9.8%。关键亮点在于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据网易网消息,2024年毛利率高于多数传统主机厂。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在2024 年后降至10%以下,研发投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体现对技术投入的重视。
  理想构建多层次“护城河”:产品、补能、AI 战略产品定义与矩阵:凭借对家用市场的深刻洞察(理想ONE 成功)和精准的“套娃”策略(L 系列覆盖不同座位数与价格带),构建了清晰且畅销的产品谱系,实现成本优化与品牌强化,成为新势力中率先盈利者。
  纯电布局与蓝海策略:面对增程市场竞争加剧,理想加速布局纯电赛道。其核心举措是大力建设超充网络,据快科技消息,截至2025年6 月底,建成2400 座超充站,高速覆盖领先,解决中大型SUV 的续航和补能痛点。2025 下半年密集上市的纯电大六座SUV 通过“供给创造需求”扩容蓝海市场,据汽车之家消息,i8 凭借空间、800V超充和全栈智驾在30-40 万区间具备独特卡位优势。理想未来将通过渠道下沉(“百城繁星”)、产品迭代(2026 年L 系换代、i8 续航提升)和产品扩张(新品牌计划)寻求增量。
  终极壁垒:理想将AI 视为终极护城河,技术上从大模型理想同学、Mind GPT 到智驾架构, 从依赖高精地图快速迭代至“ 端到端+VLM”,并发布自研的Mind VLA,目标是实现L4 级智能驾驶。据爱企查消息,公司投入巨大算力(国内车企第一梯队)构建自动化数据闭环,战略资源全面向智驾倾斜(采购算力卡、招揽人才、自研芯片)。长期愿景是通过VLA 和Mind GPT 构建“移动AI 生态平台”,实现从汽车制造商向AI 平台的三重跃迁(产品、商业、估值),并计划出海开拓千亿级市场。
  AI 智驾新纪元:“VLA 司机大模型”为核心突破理想“VLA 司机大模型”旨在解决当前“端到端+VLM”双模型架构的效率低下与协同问题,实现从环境感知到语义理解再到驾驶决策与控制的端到端一体化闭环优化。据懂车帝网消息,其研发路径包括:海量多模态数据预训练建立基础认知、精细化后训练提升复杂场景理解、基于真实接管案例的强化学习优化动态决策以及最终构建“司机Agent”实现自然语言教学驾驶。理想采取“开源合作+自建基座”策略,重金投入数据与算力构建全栈壁垒。VLA 模型设计注重实时性与鲁棒性,目标是实现量产级端到端自动驾驶能力。该模型的成功被视作理想从“汽车制造商”升维至“移动AI 生态平台”的关键。
  投资建议
  理想汽车凭借产品、补能、AI 三重优势,有望巩固中高端市场的高盈利份额,其纯电与智能化投入将持续推动销量提升。投资需分阶段关注:
  短期(2025H2)聚焦首款VLA 纯电SUV i8 以及i6 的表现,特别是高阶智驾版销量占比及用户反馈,超预期将成股价催化剂;中期(2026 年)关注VLA 技术下沉中低价车型(如L 系)的速度、功能迭代及软件变现,顺利推进将提升估值;长期看好VLA 与Mind GPT 融合打造“AI 司机+伴侣”平台,驱动公司向“移动AI 公司”转型,带来颠覆性体验、生态潜力及广阔出海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 年-2027 年收入分别为1608.88/1912.62/2112.12 亿元,EPS 分别为4.83、7.09、8.54 元/股,2025年7 月25 日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24.19/16.49/13.68x。结合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基于行业格局、成长速度等因素,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在估值上存在提升空间,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需求放缓风险: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速度放缓,可能导致行业整体增速下滑。
  (2)后续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若2025 年的营业成本较原假设上升1pct,则归母净利润将减少12.68 亿元(较预测值下降0.68%)。
  (3)新车表现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规划推出的纯电新车型(如纯电SUVi8 等)市场接受度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可能阻碍其纯电业务拓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