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业绩有所下滑,海外业务表现亮眼。公司22 年收入/归母净利307.7/25.2 亿,YoY-4.0%/-17.3%,受国内疫情反复及宏观经济影响,叠加房地产需求疲软,公司销售收入出现明显下降。22 年毛利82.4 亿,YoY-2.5%, 毛利率26.8%,YoY+0.4pct,主要由于原料价格压力有所缓解。公司持续拓展海内外市场,西北、华东收入逆势上升;海外市场逐步放开,收入20.1 亿,YoY+79.2%,甘肃基地落成与印尼车间投产标志着集团海内外提速发展进入新阶段。
项目停工等因素影响销量,原料回落缓解成本压力。22 年公司产能326 万吨,YoY+6 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4%,产能利用率有所下滑。销量239.2 万吨,YoY-6.1%,均价10,704 元/吨,YoY-0.6%;其中PVC/非PVC 销量为177.6/61.6 万吨,YoY-4.2/-11.4%;单价8,825/16,122 元/吨,YoY-3.5/+6.6%。管道收入256.1 亿,YoY-6.7%,出现一定下降,主要是由于项目停工、物流延迟、封控措施等因素导致的需求下降。22H2 原材料价格回落,集团积极控制成本并调整价格,2022 年管道板块毛利率27.5%,YoY+1.6pct。
持续打造多元化品牌生态,进军光伏产业势头正盛。22 年集团建材家居/环保/供应链服务收入为27.1/3.5/9.6 亿元,YoY-1.7%/-6.7%/+11.9%, 占比8.8%/1.1%/3.2%。22 年公司调整建材家居产品策略,主动开拓政府及央国企业务,减少民营地产客户比例。同年公司宣布联塑班皓进入光伏产业,背靠中国联塑拥有超过500家经销商,已参与90 个光伏电站项目包括国内78 个项目,海外12 个项目,投资16座电塔,装机容量高达12.5MW,报告期内取得5.9 亿元收入,预计将成为推动集团未来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公司EPS 为1.02、1.20、1.39 元/股(原预测2023-2024年EPS 为1.26、1.53 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为2023 年9X PE,考虑公司太阳能、供应链服务等新业务仍有大量资本开支,我们给予公司15%估值折价至8XPE。目标价9.31 港元(1 港元=0.8772 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需求拉动不及预期,市政业务扩张致现金流变差,专业市场平台业务过度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