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远大住工(02163.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规模+效益优势显现 回A助力远大前景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08-17
公司为国内预制混凝土(PC)构件制造龙头,自营+联合工厂产能居行业之首。
我们预计到2025 年装配式建筑未来6 年产值CAGR 超32%,料保持高景气。
自营产能规模优势初显,加盟式扩张迅速布局全国网络。深耕二十余年所累积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或为最深护城河,体现为显著优于行业的盈利水平和效率。
B2C 业务料在未来带来新增长动能,A 股上市后料助力提高自营产能规模、加快B2C 拓展以及为后续潜在联合工厂并表提供可能。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EPS 为1.53/1.96/2.51 元,现价对应PE 为21x/16x/13x。基于PE 估值法及分部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43.50 港元(对应2020/2021 年PE 为25.5x/19.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建筑工业化领军者,专注PC 构件制造。远大住工已深耕建筑工业化二十余载,专注于预制混凝土(PC)构件制造及相关服务,通过自营工厂(15 个)+联合工厂(订约86 个)覆盖全国,2019 年自营/联合工厂构件年产能214.5/465.5万立方米,合计规模居行业之首,自营产能规模位居第二。近年来公司逐步聚焦PC 构件制造业务,制造业务收入利润占比趋升而设备、工程业务趋降,2019年制造/设备/工程收入占比为68%/27%/5%,毛利占比为70%/27%/4%。
装配式万亿蓝海,PC 仍为民用住宅领域主导,预计未来6 年CAGR 超32%。
1)我们看好装配式前景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建筑业所需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
2019 年劳动人口数量占比从2013 年的69%下滑至64%,农民工平均年龄、人均成本双升。目前,PC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已接近传统现浇,溢价约7.5%-38%,在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已无显著差异(劳动力相关为统计局数据,下文成本为住建部数据)。结合政府补贴测算,我们认为到2021 年PC 装配式单位平米造价将与现浇式建筑持平。2)我们预计到2025 年装配式建筑将累计贡献9.4 万亿市场空间,未来6 年产值CAGR 超过32%。目前我国已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份额最大,钢结构次之的格局(据住建部,2019 年PC/钢结构占比65%/30%);在普通民用住宅领域,考虑到预制混凝土的成本更低、居住的舒适度和接受度与我国实际国情更加贴合,我们认为PC 模式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民用住宅领域的优势。
自营产能规模优势初显,加盟式扩张迅速布局全国网络;上市资本后续料支持并购优质联合工厂,为增长助力。公司自营PC 构件产能在全国位居第二,已具有一定规模效应(2019 年公司自营产能利用率为45.8%,大幅高于行业10%-20%水平),固定成本比例未来有望降至20%左右;同时公司通过设立联合工厂,在避免大量资本开支及前期亏损的同时迅速拓展全国网络、推广自身技术和管理体系,自营+联合工厂产能居行业之首,且未来公司或通过将运营良好的联合工厂并表实现产能持续扩张,为未来规模增长带来更多可见性。另一方面,公司整体产能占有率仍然较低,以2019 年预制混凝土构配件设计产能1.62 亿立方米计算,公司自营+联合工厂的产能占有率仅4.2%。此外,一些融资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均有进入PC 制造市场计划,有能力采取较为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因此公司的规模优势并非不可逾越。
深耕二十余年所累积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才是最深的护城河,体现为显著优于行业的盈利水平和效率。1)在技术上,公司自1999 年从引进日本、德国技术体系开始,二十余年间不断迭代,使得装配式体系更契合我国发展国情;同时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巩固公司在业内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保持较高研发强度(2016-2019 年研发费用率均在5%以上),保证其技术体系领先于行业。2)在管理上,公司在上千项目实践中逐步积累产品设计、物料管理、生产流程控制等各方面管理经验,并将管理经验信息化,形成管理运营和生产的智能系统(PC-CPS),降低了成本(毛利率达35%,远高于行业平均10%-15%水平),并明显提高经营效率(存货周转天数52 天,显著优于行业平均3 个月水平)。技术和管理优势带来的降本增效,使得公司在目前行业大部分构件厂仍处于亏损或微利情况下,仍能展现出较好盈利能力。
B2C 业务带来新增长动能,回A 进程助力远大愿景。1)公司针对广袤农村自建房空间以及良好政策环境,2020 年年初主动调整架构,计划成立B2C 事业群,并推出升级后的B-House 中高端装配式别墅产品,可解决农村自建房主要面临的施工人手短缺、材料采购繁琐等问题;当前处于业务开展初期,我们预计B-House 或在经济较发达区域乡村率先得到推广,随着口碑建立及便利性得到认可,未来有望迎来较快增长,带来新的增长动能。2)近期,公司已启动A 股IPO 并于创业板上市相关工作,A 股上市后将明显改善流动性;通过A股募投项目,公司将提高自营PC构件产能(2019 年末产能的22.4%),并加快B2C 业务的推广拓展;此外回A 后拓宽再融资渠道,为联合工厂后续潜在的并表提供可能。
风险因素:A 股IPO 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构件单价显著下滑;联合工厂落地及运营状况不及预期;PC-CPS 系统运作效果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装配式建筑行业料保持高景气,公司在PC 构件制造行业展现“规模+效益”的双重优势,B2C 业务料在未来带来新增长动能,A 股上市后助力提高自营产能规模、加快B2C 拓展以及为联合工厂后续潜在并表提供可能,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 年净利润7.5/9.6/12.3 亿元(同比+10%/+28%/+28%,其中构件制造利润占比79%/85%/88%),对应EPS 预测为1.53/1.96/2.51 元,现价对应PE 为21x/16x/13x。
基于PE 估值法及分部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43.50 港元(对应2020/2021 年PE 为25.5x/19.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