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公司披露2021 年报,2021 年营业总收入2.15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5.84亿元,研发投入3.93 亿元,持续新高;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固定资产、存货大幅增加,主要用于手术机器人的生产推广,2022-24年产品放量可期。
投资要点
业绩:2021 年营业总收入2.15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5.84
亿元公司披露2021 年年报,2021 年营业总收入2.15 百万元,主要为2021 年6 月获批的蜻蜓眼三维腹腔镜的销售;归母净利润-5.84 亿元,研发投入3.93 亿元,支出持续较高。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1 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840.5%,主要用于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教育、销售推广;存货1.10 亿元,年报中指出存货主要为手术机器人及其配件,且大部分存货为适合销售的移动商品,产品储备充分;固定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3.61 亿元,提升832.6%,主要用于机器人的生产,进行量产准备。综合上述变动,我们认为公司正在进行产品储备、销售储备和量产储备,2022 年1 月获批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2022 年有望获批的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均有望快速放量。
多产品获批带动收入增长
腔镜手术机器人2022 年1 月获批,带动公司2026 年或有26 亿元收入。Frost&sullivan 预期2020-2026 年腔镜手术机器人数量由189 台增加至2050 台,CAGR48.8%。2022 年1 月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图迈一代上市,覆盖更多科室的图迈二代也已在注册,公司预计2023 年一季度获批上市,2023 年或为公司腔镜手术机器人放量初年,作为国产唯一获批的四臂腔镜机器人,直接对标达芬奇,在政策国产鼓励、腔镜手术机器人数量快速增长背景下,参考达芬奇的国内放量节奏,我们假设公司年装机量稳定增长,2026 年公司市占率达到18%,腹腔机器人板块或有26 亿元收入体量。
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FDA 与NMPA 均有望2022 年获批,带动公司2026 年或有5.7 亿元收入。Frost&sullivan 预测2020-2026 年关节置换机器人数量由17 台增长至788 台,CAGR189.5%。公司预计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2022 年FDA与NMPA 均有望获批,2022 年为销售初年,2023 年有望放量,公司关节置换机器人与其关节植入产品在渠道上存在协同效应,商业化能力更强,骨科机器人板块或有5.7 亿元收入体量。
存货、固定资产大幅提升,产品量产在即
存货由0 到1.10 亿元变动,产品储备已至,首年销售值得期待。公司在年报中指出存货主要为手术机器人及其配件,且大部分存货为适合销售的移动商品。我们认为,存货的变动显示了公司对于产品销售的储备,2022 年为公司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与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销售初年,销售收入或值得期待。
固定资产提升832.6%,主要用于机器人的生产,量产可期。2021 年末公司固定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3.61 亿元,同比提升832.6%,主要用于机器人的生产,公司作为全球唯一布局五大专科(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公司,在年内完成了多条部件产线的搭建,及500 平米10 万级洁净车间建设,为产品陆续上市后的量产和规模销售做好充分的产能准备,未来量产可期。
销售费用提升明显,助力产品商业化
销售费用0.79 亿元,同比增长2533%,助推产品商业化。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0.79 亿元,主要用于手术机器人推广相关的医生教育与员工薪酬支出,2022年公司图迈一代腔镜手术机器人已获批,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FDA 与NMPA均有望在二季度获批,我们认为前期的销售推广支出有助于公司产品获批后的商业化。
股权激励0.91 亿元,管理费用1.07 亿元,有助于公司稳定发展。2021 年公司进行多条产线建设与销售团队搭建,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7%。在员工成本中,股权激励费用0.91 亿元,有助于公司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研发费用3.93 亿元,高投入持续。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3.93 亿元,费用率达183%;我们认为,2022 年-2030 年,公司各大产品依次商业化,并且有更新迭代趋势,研发费用有稳定增加趋势,但随着收入的增长,研发费用率将稳定下降,最终或将维持在15%的水平。
盈利预测及估值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0.66/5.15/14.02亿元,同比增长2938%、686%、1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8/-7.58/-5.08 亿元,对应EPS 为-0.86/-0.79/-0.53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获批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手术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更新迭代不力的风险;政策开放不力或者降价过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