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2021 年公司开始实现营业收入215.0 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8亿元。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首款产品上市助力公司开始实现收入,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2021 年6月,公司旗舰产品蜻蜓眼DFVision获得NMPA 批准,并成功上市销售。公司2021 年营业收入也主要来自蜻蜓眼DFVision的上市销售。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93 亿元,同比增长190.0%;销售费用为7919万元,同比增长2840.5%;行政费用为1.07 亿元,同比增长299.8%。
研发管线稳步推进,继续扩大产品组合:2021 年,公司在研产品稳步推进,除适用于泌尿外科的圆迈Toumai已获NMPA 批准外,覆盖普外科、胸科、妇科等多个领域的多中心临床实验也于2022 年1 月成功完成入组,预计2023 年Q1 获批,届时将成为首个国产覆盖多领域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此外,鸿鹄也已于21 年7 月递交NMPA 申请,有望于22 年获批,于21 年12 月递交FDA 申请,若成功获批,将成为中国首个获FDA 批准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其余产品如R-ONE于21 年11 月完成NMPA 注册临床的首例入组、iSR’obotTM Mona Lisa 也于21 年11月完成首例入组,公司各在研产品临床实验均处于稳步推进中。
“十四五”规划叠加术式纳入部分医保,手术机器人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21 年12 月,《“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规划》出台,强调了包括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内的一批高端医疗装备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的目标;2021 年4 月,上海市医保局出台政策,将四种腔镜机器人手术术式纳入医保报销范畴;2021 年8 月,北京市医保局等多机构联合发布文件,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规划》,加上各地相继出台文件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纳入医保,有望促进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我国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作为国产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研发进展超预期,我们将2022/2023 年收入预测从0.34/2.61 亿元上调至0.73/5.08 亿元,预测2024 年营业收入为10.37 亿元。考虑到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公司作为国内手术机器人龙头,产品布局齐全,研发优势明显,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重大经营亏损持续的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