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药明生物(2269.HK):新签项目维持强劲 利润率短期承压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08-25
  核心观点
  2024H1,药明生物实现营收85.7 亿元,同比增长1% ,常规业务增长7.7%。受去年H1 里程碑费用毛利较高等影响,24 H 1 利润率短暂承压。但全球生物技术融资自23Q4 开始复苏, 目前仍能看到这一趋势,24H1 公司新签项目61 个,在手项目达7 4 2 个。
  考虑23 年新签项目节奏以及公司调整节奏,预计24H2 收入、利润增速均将高于上半年。公司持续深耕生物药CDM O,新增项目数、创新分子类型以及一体化业务模式始终助力公司全球市场份额地提升,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H1 业绩公告
  8 月21 日,公司发布24H1 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85 . 7亿元,同比增长1%,常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实现毛利33 .5亿元,同比下降5.9%。实现归母净利润15.0 亿元,同比减少33.9%,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2.5 亿元,同比减少20 .7 %。
  2024H1 公司新签项目61 个,目前管线项目达742 个。截止24 H 1,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约201 亿美元。
  简评
  业绩短期承压,新签项目数维持强劲
  24H1 公司实现营收85.7 亿元,同比增长1%,常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 亿元,同比减少33.9%,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2.5 亿元,同比减少20.7%,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23H1 高毛利的里程碑费用显著减少以及公司BD 等费用的增加。按临床阶段划分,临床前项目收入30.7 亿元,同比增长9. 2% ,临床早期项目收入18.9 亿元,同比增长下降2.9%。临床III 期及商业化项目收入34.3 亿元,同比下降4.7% ,其中常规业务同比增长11.7%。截止24H1,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约201 亿美元。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130 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订单约71.1 亿美元。公司3 年内未完成订单约36 亿美元。
  2024 年H1 公司新签项目61 个,同比23 年上半年46 个增长明显。目前管线项目达742 个。其中临床前项目359 个,临床I 期项目224 个,临床II 期项目87 个,临床III 期56 个,商业化项目16 个。24H1, 公司通过“赢得分子”战略新签项目达9 个,24 年7 月与一家跨国药企签了4 个临床三期和商业化生产合同。20 2 3 年公司完成35 批次原液PPQ 和20 批次制剂PPQ,24 年PPQ 项目继续增加。23 年成功执行的PPQ 和202 4 年计划的PPQ 均快速增长,也预示未来公司CM O 亦将稳步提升。
  海外收入增长迅速,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以区域划分,北美24H1 收入占比58.4%,业务增速达27.5%,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欧洲地区2 4H 1 收入占比27.1%,同比下降27.0%,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常规业务仍保持个位数增长。中国区收入占比16.6%,主要受国内投融资持续下降影响较大,同时国内企业项目授权后收入也将计入对应海外区域,剔除这一影响中国收入下降10%;其他地区24H1 收入占比3.3%,同比增长28.9%。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离不开公司的全球布局,公司目前3 个药物发现中心、8 个药物开发中心以及9 个生产基地遍布全球,海外产能扩建在有序推进。公司新加坡一体化CRDM O 中心已经正式开工,规划产能1 2 万升,预计26 年投入运营;杭州三组5000 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在MFG20 正式落地,也是目前公司单体积最大的生物反应器,预计年底完成GM P 放行。爱尔兰敦多克基地2025 年产能接近满产,首个PPQ 已在今年上半年顺利完成,24H2 预计还有2 个PPQ,盈亏平衡略有推迟到2025H1,预计26 年产能利用率接近80%。
  CD3 双抗平台再次获认可,积极应对潜在地缘政治问题公司与GSK 在23 年1 月就多款创新TCE 双抗/多抗达成许可协议,获得4000 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4 . 6 亿美元潜在里程碑,并拥有上市后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提成,这一合作是对公司CD3 抗体技术平台以及WuXiBo d y平台的认可,也凸显了公司R 端强大的研发能力。24 年8 月,默沙东引进同润生物CD3xCD19 双抗CN 20 1 的全球权益,包括7 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6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CN201 基于药明生物的CD3/WuXiBo d y 和WuXiUP 平台构建和生产, 是潜在BIC 的CD3xCD19 抗体,这一合作的达成是全球MNC 对公司技术平台的进一步认可,同时公司也可以持续获得对应的里程碑分成。
  《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发布以来,公司面对潜在的地缘政治问题,一方面积极关注立法进展,与相关方持续对话,澄清事实并努力解决问题。一方面与客户及时沟通,帮助客户了解事件全貌,回答客户相关疑问,凭借公司出色的实力以及在欧美强大的客户基础,大多数客户希望与公司共同应对《生物安全法案》。同时公司也在持续加强全球运营能力并巩固全球双厂策略,为客户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努力构筑中国、新加坡及美国三地RD&M 能力,并在欧洲加强M 端布局,预计到2027 年,公司40%的产能将分布在北美、欧洲和新加坡。通过全球运营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期间费用率小幅增加,毛利率有所降低:公司24H1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0%、9. 0 2%以及4.11%,同比23 年上半年+1.36、+1.02 以及-0.09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整体同比出现小幅增长,销售费用率主要来自公司在较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积极进行各类销售推广措施的增加,管理费用由于合联作为独立上市公  司开支有所增加。24H1 公司毛利率为39.1%,相比2023H1 减少2.8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3H1,来自G C K 等项目的里程碑付款毛利率较高,24H1 相关收入较少,公司持续投资海外产能,爱尔兰、德国以及美国工厂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整体处于亏损状态等影响。这部分下降也一定程度上被公司持续推进的W BS 的改善举措而抵消,公司WBS 在24H1 整体为毛利率带来100 个基点的提升。
  24 年展望:公司深耕生物药CRDMO 领域,积极开发前沿技术平台及工艺路线,全球产能建设稳定推进。2 4H 1凭借海外投融资恢复,新签项目达61 个,在手项目达到742 个,常规业务仍旧保持稳定增长。24H2,预计公司在R&D 端仍旧能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力。M 端PPQ 项目仍在有序进行,有望在未来推动商业化放量,加速公司成长。而随着爱尔兰工厂产能爬坡顺利进行,25H1 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并带动全年实现盈利,推动公司毛利率逐渐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行业认可度仍在持续提高,增量优势有望转化为存量优势,带来公司在生物药CRDM O 市场份额上的稳定上升;同时,公司综合项目管线不断扩容且顺利向前推进,公司所储备的漏斗型项目有望放量,实现长期良性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79.1 亿元、213.1 亿元、252.7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1%、19.0%、1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 亿元、45.1 亿元、56.1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1%、22. 7% 、24.5%,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1.7 亿元、59.0 亿元、65.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14%、11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对毛利率影响较大:公司在石家庄、美国、爱尔兰等多地进行新产能建设,如果投产管理不当,对毛利率的影响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公司部分产能通过并购完成,并购后整合进展存在不确定性;综合性项目向前推进不及预期,特别是同类首创的引领性创新药开发进度有不确定性;疫苗CDMO 业绩不及预期,疫苗研发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客户开发进度、商业化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创新药研发、审评进度或不及预期,目前国内创新药仍处于起步阶段,审评、审批规则在不断完善。地缘政治风险:公司目前收入中海外占比较高,未来国际形势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海外订单的获取,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