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去化:原奶价格底部盘整,上游牧场产能持续去化。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当前主产区生鲜乳价格维持在3.07 元/kg,环比仅微幅下跌,底部横盘整理半年。目前原奶价格已下行近4 年,创14 年新低,带来上游牧场产能持续去化。截止25 年2 月,全国奶牛存栏为611 万头,累计减少5.8%,较24 年3 月(存栏高点)累计减少38 万头。我们预计590 万头左右会达到供需平衡,届时原奶价格将触底回升。目前奶价探底、豆粕成本因关税上涨以及三季度面临青储压力,25 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将继续去化,有望在三季度看到原奶价格拐点。
周期反转:奶价反转对蒙牛盈利能力有正向催化。随上下游绑定加深,上游原奶周期对中游乳企龙头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原奶下行周期,对蒙牛的毛利率有提振,蒙牛24 年毛利率/销售费用率为39.6%/26.0%,同比+2.4/+0.5pct,我们测算成本下行对蒙牛带来的红利约17 亿,但该正面影响已被大包粉减值9.1 亿及牧业联营亏损8.7 亿所抵消,受益程度远低于与上游无绑定的中小乳企。若原奶周期反转,可实现(1)销售价格良性上移:原奶过剩背景下,散奶价格极低,中小乳企价格战严重,叠加弱需求,乳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下探。原奶若开始上行周期,价格战将减少,竞争格局趋好。(2)大包粉减值明显减少:蒙牛24 年大包粉存货减值为9.1 亿,远高于23 年3.2 亿,以及正常年度的1-2 亿。(3)联营公司利润:蒙牛24 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8.7 亿,23 年为0.9 亿,蒙牛持股现代牧业56.4%,现代牧业24 年大幅计提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损失与商誉减值损失,录得亏损14.7 亿元。
OPM 提升逐年兑现,重视股东回报。公司盈利能力逐年向好,24 年/2024H1/2024H2 公司经营利润率同比+1.9/+0.6/+3.3pct,OPM 超预期。公司于2022 年-2024 年OPM 分别提升34/40/193 基点,持续兑现每年提升30-50 基点的指引。同时公司注重股东回报,24 年公司将剔除贝拉米相关减值净影响39.8 亿、以及现代牧业商誉减值影响3.5 亿后的利润作为分红基础,并提升2024 年分红比例至45%,同比提升5pct。公司2024 年派发期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509 元,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约20 亿元。
24 年资本开支35.8 亿元,同比-14%。随资本支出减少,我们认为未来派息率仍存在扩大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4.4/958.2/1013.0 亿元(前值预测为1055.3/1096.0/NA 亿元),同比增长3.1%/4.8%/5.7%;2025-2027 归母净利润为54.1/58.1/64.2 亿元(前值预测为62.2/67.5/NA 亿元),2026-2027 年同比增长7.3%/10.6%;EPS 分别为1.38/1.48/1.64 元(前值预测为1.58/1.72/NA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5 年20xPE(前值2024 年20xPE),对应目标价为27.6 港元(1HKD= 0.94CNY,前值目标价29.8 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牧业去化进度不及预期、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