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根据联交所信息,5 月17 日中信金融资产举牌公司(以每股均价3.52 港元增持1265 万股、占总股本0.1%,涉资4458 万港元),目前持有公司股权比例达5%。公司大股东国电投集团此前亦持续增持,2023 年末国电投持有公司股权比例63.7%。股权结构持续优化。
国电投旗下最大电力平台,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为国电投旗下装机规模最大电力上市公司,2023 年末控股装机达45GW(权益装机38GW),其中清洁能源34GW、占比升至75.4%(同比+10.5pct)。
2023 年实现主营收入443 亿元,归母净利润30.84 亿元(同比+16.5%),业绩持续改善。2023 年风光净利润合计达46 亿元(同比+69.7%);2024 年风电/光伏拟新增4.5/2.5GW,届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8%+。
火电发展去芜存菁,来水改善期待业绩释放。近年公司一方面剥离亏损严重火电、转为参股煤电联营,一方面收购集团优质清洁能源资产。
2023 年火电板块净利润已达13.15 亿元(同比增厚27 亿元),度电盈利2.3 分(上半年为2 分),今年煤价回落盈利将持续提升。过去两年来水偏枯,水电盈利低基数(2023 年净利润亏损8.26 亿元),2024M1-4 水电售电量同比大幅增长79.6%,看好年内水电利润大幅增厚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1、56.80、70.16 亿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8.91、7.05、5.71 倍,对应2024 年PB 仅0.72 倍(扣除152 亿元永续债后为0.98倍)。公司是国内电力龙头,资产质量不断提升、风光水火储多元发展。
参考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 年10 倍PE,对应3.96 港币/股合理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价持续上行;新能源项目建设、利用小时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