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概览:收入/利润同比+6%/34%,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公司23H1 收入62.9 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2.6 亿元,同比+34.1%;经调净利润2.5 亿元,同比+23.5%,经调项主要为上市费用开支。其中上半年收入增速相对平缓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作为保供企业销售基数较高;利润高增主要系各项费率优化明显。
收入拆分:加码B 端发力电商,直销及线上渠道增长靓丽按业务拆分: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收入61.2 亿元(+7%),占比97.2%;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1.0 亿元(+3%),占比1.6%;会员收入0.5 亿元(+12%),占比0.8%。
销售收入按渠道拆分:加盟门店47.3 亿元(+3%),占比77.4%;自营门店0.2亿元(-22%),占比0.4%;区域代理6.5 亿元(+16%),占比10.7%;直销5.5亿元(+35%),占比9.0%;线上渠道1.6 亿元(+27%),占比2.5%。其中直销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战略性扩大2B 客户基础。
运营数据:门店拓展稳步推进,会员覆盖增速亮眼门店:5958 家门店=5945 加盟+13 自营,累计门店数较22 年底+308 家,较22H1+507 家,据公司公开业绩会披露,预计未来数年可维持当前拓店速度。
会员:全渠道总会员人数达7931 万人;其中付费会员约114.1 万人,分别较22年底/22H1 增加17.4 万/32.6 万人。
自有品牌:35 个,较22 年底新推出4 款,其中公司上半年新推出首个NB 品牌“甜月亮”香蕉,未来将在百果园之外的第三方渠道进行分销,持续赋能公司B端业务。
总零售额(门店+线上):79.3 亿元,同比+2.9%。
盈利能力:三费优化明显,净利率大幅提振
23H1 毛利率11.3%,同比-0.2pp;净利率4.0%,同比+0.9pp;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2.3%/1.2%,同比-0.3pp/-0.3pp/-0.3pp。相关费用率下降主要系各条线人员优化,叠加公司经营规模效应显现。
持续看好:人货场并举,水果零售龙头竞争壁垒加速夯实人:持续强化私域运营,提升复购黏性。截至23H1 公司由店长建立的门店微信群约2.56 万个,社群粉丝数超1640 万名,分别较22 年底提升14%/27%。
货:加码自有品牌,高端进程推进。公司首创水果分级体系,当前招牌级及A级水果销售额约占门店零售额67%;自有品牌水果零售额同比+27%,约占门店零售额14%,同比+2pp。其中招牌类自有品牌水果平均月复购率高于B 级果约50%,消费心智加速抢占。
场:贯彻OMO 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司于线下布局5958 家门店覆盖22 个省份150 多个城市,构建全国最大水果零售网络。线上持续发力APP、小程序及电商平台,截至23H1,28.8%的订单由线上下达,较22 年底提升1.6pp。
盈利预测与估值
百果园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水果零售网络,上游切入种植端提升议价权,下游高端化、品牌化进程稳步推进,OMO 模式强化客群触达,会员计划提升消费黏性,人货场三位一体重构水果零售生态,业绩确定性与成长性兼具。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5.3/6.8 亿元,同比+29%/28%/28%。当前市值下对应PE 为19/15/12 倍,维持“买入”评级。此外公司将于9 月4 日纳入港股通,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
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店拓展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