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39 亿元(+134%),毛利1.88亿元(+12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3 亿元。
TAVR放量驱动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增长可期。公司2021 年H1 收入2.39 亿元(+134.6%),其中国内收入2.34 亿元(+130%),大幅增长主要因VenusA-Valve和VenusA-Plus 在国内大幅放量,国外收入558 万元(+1192%),主要因TriGUARD3 在海外渗透率逐渐提升。预计上半年完成1900 台TAVR手术量,同比增长超过170%,其中预计高单价的可回收VenusA-Plus 占比20%,我们预计公司2021 年TAVR植入量有望超过4500台,全年收入高增长可期。从盈利能力看,毛利率78.6%(-4.8pp),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所致,销售费用率从46.2%降至41.4%,管理费用率从38.3%降至18.7%,研发费用增加54.3%至1.04 亿元,若扣除对海外子公司投入(7100 万元)及中国研发投入(6700 万元),公司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带来的利润首次转正,上半年约为2500 万元人民币。
TAVR 行业快速扩容,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渠道优势+产品优势助力产品放量。
根据Frost&Sullivan 预测,2025 年国内TAVR手术量有望达到4.2 万例,行业出厂规模有望达到50 亿元,行业快速扩容,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渠道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份额领先。从时间看,VenusA-Valve 作为国内首款上市的TAVR产品,先发优势明显。从渠道看,截止2021H1,公司拥有超过180 人的专业推广团队(较2020 年底增加约50 人),医院覆盖数量300 余家(较2020 年底增加约50 家),终端市场占有率维持绝对领先优势。从产品看,公司可回收TAVR已于2020 年11 月在国内上市,同时一代产品产品具有6年以上长期随访数据支撑,安全、可靠、有效。此外公司TAVR产品已在哥伦比亚、巴西、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获批上市,海外市场开拓亦可期待。
在研管线丰富,从瓣膜病到肾动脉消融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公司近年来保持上亿研发投入,深度布局TAVR、主动脉瓣修复、TPVR、TMVR/TTVR、外科瓣膜、肾动脉消融等。其中1)TAVR在研储备产品包括VenusA-Pro(第三代TAVR,2021Q3 提交申报)、VenusA PowerX(自膨干瓣、预计2022H1 年FIM)、VenusAVitae(球扩干瓣,预计2021H2 年FIM);2)主动瓣修复产品Leaflex 国内即将进入FIM,CE 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3)TPVR产品已于2021 年3月在英国获批特殊使用许可,CE 处于注册审核中,有望2021 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国内市场绿色通道获批,目前准备注册,独家产品未来几年格局较好;4)TMVR产品Limbus 目前处于FIM 筹备中,国内进展领先;5)配套产品中CEP 装置TriGUARD3 已于2020 年3 月在欧洲获批CE 认证并开展销售,FDA 处于注册申请中,中国市场获批绿色通道,注册资料准备中,预计为国内独家产品有望放量;6)2021H1 公司宣布布局肾动脉消融前沿技术,拓展业务边界,7月28日公告聘请RDN领域国际大牛Martin B. Leon 教授为临床PI;7)公司收购诺诚医疗,以获得肥厚性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治疗创新器械,进一步丰富产品管线。
我们认为公司研发能力存在预期差,在研产品具有10 年维度的极强竞争力,后续优势不断巩固。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5.8、11.2、18.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9、5.8 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收入高速增长,并逐渐盈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控费风险、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