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于2003 年发迹在福州,并逐步扩展至海西、长三角等经济圈,逐步完善全国性布局。销售额由2014 年约167 亿元,以复合年增长率约64%上升至2018 年的1219 亿元。融信往年以较高杠杆换取了规模增长,为了平衡风险在2019 年策略性地暂缓规模增长并把重点放在降负债上,公司目标把净杠杆降至90%以下。截至2018 年底,我们估计可售土储货值(全口径)约3500 亿元,集中在长三角、海西地区的一、二线城市,去化周转较高。未结转销售约850 亿元,我们预期2019 年结转约500 亿元,核心净利率约7%,现价相当于约4.5 倍2019 年市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我们目标价为每股港币15 元,相当于经调整资产净值加上30%折让率,负债比率将可改善,将为公司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首予“买入”评级。
报告摘要
华东区域后起之秀,高速进入千亿销售门槛。融信于2003 年在福州开展地产开发业务,并逐步扩展版图至海西,随后打入长三角、华中等其他经济圈,逐步完善全国性布局。公司花了四年时间,由百亿销售规模冲上千亿销售,销售额由2014 年约167 亿元,上升至2018 年的121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4%,增速比其他房企较高。全国销售排名从第44 位上升至第25 位。
2020 年冲2000 亿销售。融信定下2020 年冲2000 亿元的销售目标,相当于在2019年1400 亿元销售的基础上增长42%。随着一、二级联动项目逐步落地,我们估计下半年将有旧改落项目落地,可为公司补充土储。此外,根据克而瑞数据,融信上半年从招拍挂中取得20 多块土地,土地款约150 亿元,估计将可补充约500 亿元货值。加上去年底可售货值约3500 亿元,总货量估超过4000 亿元,我们认为2020冲2000 亿元销售具挑战性,但尚在可行范围内,将再次考验管理层的执行力。
降负债比率成首要任务。国内房企高周转、高增长,其背后动力大部分是由加高杠杆而来的。融信高速增长下衍生出较高的杠杆比率。但在顺周期的环境下加上管理仍在可控范围内,销售金额对净债务比率在2014-18 年间,一直维持100%以上的水平。然而为了平衡规模增长与风险,公司决会在2019 年作出调整,策略性地暂缓销售增长以减低杠杆水平,并以多源拿地模式来减低公开拍地所带来的财务压力。
公司目标把净杠杆水平降至90%以下。
首予“买入”评级。截至2018 年底,我们估计可售土储货值(全口径)约3500 亿元,平均权益约50%,其中长三角及海西分别占权益货值之47%及35%,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超过90%),其去化周转较高。公司未结转销售约850 亿元,我们预期2019 年结转约500 亿元。我们估计融信核心净利率约7%。加上余下待售土储,我们估计整体能为融信带来约160 亿元的利润,融信现价约4.5 倍2019 年市的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我们目标价为每股港币15 元,相当于经调整资产净值加上30%折让率,负债比率将可改善,将为公司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首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银根紧缩影响销售;国内楼市调控从紧;土储存量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