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压降卓越,静待需求回暖,维持买入
中国建材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4.5 亿元,同比-31.2%,优于我们的预期(42 亿元),主要由于费用管控好于我们预期(销售管理费用同比-16.1%,其中管理费用下滑主因减值减少;财务费用同比-7.9%),且出售资产获益高于我们预期。基础建材板块盈利的回落是上半年公司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通过精益管理,公司体现了更强的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我们将2022/2023/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下调11%/9%/8%,以综合反映7 月水泥价格的进一步探底但公司更卓越的费用管控。目标价下调14.6%至9.6 港元,仍基于7x2022 年PE,较该股 2009 年以来历史均值(9x)有 20%折让,主因行业利润率见顶。维持买入评级。得益费用压缩和资产质量的改善,如需求出现回暖,公司盈利改善将更具弹性。
基础建材:水泥和商混业务盈利受压,整合红利初现上半年需求的挑战使基础建材板块盈利显著受压。板块实现税前利润59.1亿元,同比-58.7%,是公司上半年盈利回落的主要拖累因素。水泥/商混销量分别同比-17.4%/-23.9%至1.46 亿吨/3946 万方,吨毛利分别同比-25 元/吨 / -12 元/方。骨料销量同比+34.2%至5808 万吨,吨毛利同比+1 元/吨至21 元/吨,部分抵消了水泥商混盈利的回落。伴随板块核心子公司天山股份的整合进一步深入,销售管理费用同比-16.2 亿元,是公司上半年在费用端实现出色压降的主要原因。
新材料:高速发展延续,效益占比快速提升
新材料板块税前利润41.7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贡献29.5 亿元,同比+8.3%。石膏板和玻纤虽面临需求挑战,销量分别同比-5.8%/-3.1%,但竞争力进一步体现,单位毛利分别同比+0.04 元/平米 / +525 元/吨。新兴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在产能扩张推动下,锂膜收入同比+57%至7.2 亿元。核心子公司中材锂膜实现净利润1.35 亿元, 净利润率显著提升至19%(1H21:10%)。碳纤维量价齐升,销量/价格分别同比+95%/17.4%。此外,公司新近成立石墨平台公司,力争和锂膜业务产生更强协同效应。
工程:整合进一步推进,协同效应可期
工程板块表现平稳,核心子公司中材国际上半年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12.5%/+5.7%。公司公告计划以发行中材国际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合肥院。我们认为这一收购有助于进一步解决水泥工程业务领域的同业竞争,并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在人员、财务等多个要素上更好的体现合力,从而在市场、品牌、管理和研发上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严于我们预期;行业协同落地效果不及我们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