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9.62 亿元,同比下降51.2%。经过2022 年,公司利润结构已大幅优化,我们测算基础建材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占比已降至20%以上。今年公司基础建材业务有望迎来底部复苏,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稳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2301.68 亿元,同比下降16.5%;归母净利润79.62 亿元,同比下降51.2%。折合2022Q4,公司实现收入588.36 亿元,同比下降25.0%;归母净利润9.73 亿元,同比下降64.3%
收入:受基础建材量价承压和工程技术服务并表范围变化拖累,新材料收入稳定。2022 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6.5%,主要源自基础建材板块水泥量价承压和工程技术服务板块在2021 年末出表建材国际工程的影响,新材料板块收入稳定,两家并表新材料上市公司中材科技和北新建材收入增速分别为8.9%和-5.5%。具体来看,基础建材板块实现收入1466 亿元,同比下降21.1%;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453 亿元,同比增长0.1%;工程技术服务实现收入311 亿元,同比下降18.8%,但若剔除建材国际工程出表因素,现在的唯一经营主体中材国际的收入同比增速为6.3%;其他收入72 亿元,同比增长16.0%。
利润:结构显著优化,预计未来利润主要由新材料和工程服务贡献。毛利率:
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下降6.9pcts 至16.9%,其中基础建材下降9.2pcts 至14.8%,新材料下降3.6pcts 至24.2%,工程技术服务下降1.1pcts 至16.0%,基础建材对总体效益拖累较大。利润结构:我们测算基础建材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占比已降至20%以上,意味着公司归母净利润未来将主要由新材料(玻纤、石膏板、风电叶片、防水、锂膜、碳纤维等)和工程技术服务(中材国际)贡献,且以新材料为主。
三费: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带来管理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2022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下降1.5pcts 至9.0%,管理费用减少81 亿元,主要源自资产减值减少和管理优化。公司报表口径下信用减值损失以外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管理费用,2022 年公司的商誉和固定资产减值超预期下降46.7 亿元至3.9 亿元,主要源自随着水泥行业效益下滑,公司优化资本开支策略,更多通过技改提升水泥产线的竞争力,过去由于做产能置换关停老线而带来的大额资产减值也相应减少。但若诸如山东等对2500t/d 及以下水泥熟料产线具有退出规划的省份政策执行较严,导致公司需关停或置换的产线被动增加,或对资产减值规模和管理费用产生一定扰动。财务费用:2022 年公司有息负债增长70 亿元,但财务费用下降13 亿元,财务费用率略降至2.6%,体现公司低融资成本优势。销售费用:
2022 年艰难环境下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体现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带来的效果。
现金流管理优化,兼顾支撑公司发展和股东回报。2022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37 亿元至264 亿元,但通过优化现金流管理兼顾了公司发展和股东回报。资本开支方面,总额下降40 亿元至280 亿元,其中基础建材板块下降68 亿元至174 亿元,但新材料增加19 亿元至81 亿元,新材料发展力度仍增大。
分红方面,股利支付率由前年的35.9%提升至去年的40.0%,进一步提升对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债务融资方面,公司有息负债增加70 亿元,2017 年以来每年百亿级别的降负债暂告一段落,但公司仍实现净负债率略降至77%、资产负债率略降至60%,在稳固财报质量的同时支持了公司发展和股东回报所需的现金流。
未来看点:1)水泥利润复苏:我们预计今年水泥行业的需求和利润自底部复苏具有高确定性。2)非水泥业务的发展、国际化:水泥+、新材料、工程技术服 务预计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同时中国建材集团3 月召开国际化工作研讨会,周董事长提出“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建材(指集团)’”,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也有望提速。3)央国企改革深化:公司2022 年推进了各级公司董事会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等,今年改革有望继续深化。且今年起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由“两利四率”优化为“一利五率”,公司对提升ROE 和创现能力有望更为重视。4)加强盘活存量资产:公司2022 年通过出售土地、贵金属等实现资产处置收益增加19.7 亿元,今年存量资产盘活有望延续,也有利于提升资产周转率和ROE。
风险因素:水泥行业需求和利润复苏不及预期;公司非水泥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资产减值规模大幅提升;央国企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经过2022 年,公司利润结构已大幅优化,我们测算基础建材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占比已降至20%以上。今年公司基础建材业务有望迎来底部复苏,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稳步成长。参考公司业绩情况及去年末水泥量价复苏不及预期, 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至98.88/125.19 亿元(原预测为143.33/172.22 亿元),并新增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5.65 亿元。参考公司近三年PE 中枢6x,给予2023 年6xPE,对应目标价8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