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润剔除非可比因素同比下降16.2%,SAM及美国工厂影响大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保持高研发投入,布局轻量化智能化
最坏时期已过,内生增长动力逆势增强,上调目标价至30.0港元
海外业务拖累业绩,高端产品占比强劲上升
1)利润端: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1.1%至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36%至9.6亿元人民币,降幅超预期,剔除非可比因素后同比下降16.2%,符合预期,因素包括:a)SAM整合及疫情造成一/二季度分别亏损1.2/1.4千万欧元,原计划二季度实现收支平衡,但因欧洲爆发疫情被延误,利润同比减少1.5亿元人民币;b)美国工厂产能及下游需求受疫情拖累亏损近1.7千万美元,亏损集中在二季度,利润同比减少2.7亿元人民币;c)实现汇兑收益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7千万元人民币.2)收入端:国内/海外收入降幅13%/30%,低于国内/海外汽车产量降幅16.8%/35%,反映公司产品线高端化和市场份额扩张成效显著.3)盈利能力:上半年毛利率34.6%,同比/环比减少2ppt/1.9ppt,其中汽车玻璃收入下降、折旧摊销占比增加合计影响2.5ppt;二季度国内疫情改善令毛利率环比回升2.7ppt至37.1%.4)产品结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同比升2.5ppt达到30.5%;4)运营能力:因营业收入减少,销售/管理/研发合计费用率同比/环比提升3.5ppt/1.7ppt 至.23.9%.
增强研发引领技术变革,关注轻量化智能化布局
1)研发:研发费用率同比/环比均上升并维持在4.1%高位,引领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变革,高端产品(包边产品/抬头显示玻璃/隔音玻璃/憎水玻璃/调光玻璃/镀膜玻璃/超紫外隔绝玻璃等)占比将持续上升。2)轻量化:业务长期增长确定性高,SAM预计三季度整合结束,明年进入盈利周期.SAM上半年仅占公司营收6%,成长的弹性很大.3)智能化:今年先后与京东方(000725 SZ,未评级)和北斗智联合作开发智能调光视窗和“智能天线+汽车玻璃”集成产品,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单车配套金额。
最坏时期已过,上调目标价至30.0港元
下调2020E净利润预测11%反映疫情令今年产能利用率下降,上调2021-22E净利润预测6%/7%反映SAM进入盈利周期,以及国内外产能利用率恢复提高盈利能力。上调公司目标价15%至30.0港元(前次26.0港元),相当于20x FY21 P/E(前次18.5x),估值倍数上调12%反映公司将重回业绩升轨,稳固的汽车玻璃龙头地位,以及轻量化智能化零部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