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1H22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2 业绩:总收入313.92 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6.73亿元,同比-42.5%,对应每股盈利0.34 元。2Q22 公司受疫情影响,叠加高基数,归母净利润同环比-67%/-53%至2.14 亿元,符合预期。
发展趋势
疫情致1H22 业绩承压,看好下半年汽车销售市场回温。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使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Q22 新车销量同环比-40.6%/-20.0%至3.41 万辆,豪车销量同环比-35.0%/-19.5%至2.58 万辆。受益于终端折扣处于低位,新车单车收入同比+11.7%至33.9 万/辆,豪车单车收入同比+6.2%至39.8 万/辆,同时公司综合毛利率同环比+1.52ppt/-0.44ppt 至11.44%,其中新车毛利同比+0.46ppt 至3.58%。我们认为疫情使整车销售周期后移,往前看,在国家新车补贴等政策刺激及汽车供应恢复下,短期扰动不改需求向好的整体趋势。随着公司加大投入差异化营销、加速订单成交,我们预计前期预留的高质现车有望快速释放,下半年业绩改善空间较大。
加大新能源车业务布局力度,塑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巩固豪车品牌的基础上加速发展新能源品牌,1H22 新增47 家新能源授权网点,累计近70家,计划22 年底建立100 家。目前公司已代理小鹏/smart/AITO 等13 个主流新势力品牌,相关销量同比+143.7%至2,849 辆,相关售后服务收入同比+67%,反映公司对新能车品牌运营能力大幅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能源服务网络,业务发展较快,随着公司网点快速扩展与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延续上行,新能车板块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完善二手车供应链布局,政策利好二手经销业务发展。公司目前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二手车供应链能力,由于疫情影响二手车销量短期有所承压,1H22 销量同比-5.0%至3.15 万台。而在政策利好推动且公司采取稳健的二手车策略下,二手车业务毛利率相对稳定,同比+0.09ppt 至6.05%,同时呈业务升级之势。1H22 二手车经销车均单价同比+6.7%至21.74 万/辆。我们认为,下半年行业迎二手车市场新政等一揽子政策利好,行业长期痛点得以明确和解决,二手经销业务或继续向上,提携细分板块业绩表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
受疫情影响到店购车消费,且今年燃油车政策透支明年需求、传统豪华车受到高端新能源车挤压,我们下调22/23 年净利润21.2%/23.6%至22.55 亿元/25.8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2/23 年4.4 倍/3.8 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我们同步下调目标价24.5%至7.70 港元对应5.8 倍22 年市盈率和5.0 倍23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1.6%的上行空间。
风险
终端折扣放大,新车销量不及预期,二手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