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Q3 永达汽车综合收入212.92 亿元,同比+12.4%;实现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22.9%,受新车销售业务低毛利率拖累。今年以来,受多地疫情散发,以及保时捷、宝马等主要豪华品牌供给节奏和车型结构的影响,公司业绩承压。
公司2022Q3 归母净利润4.87 亿元,同比-22.9%,受新车销售业务低毛利率拖累。永达汽车发布2022 年前三季度业绩,2022Q3 实现综合收入212.92 亿元,同比+12.4%,收入同比增速转正;归母净利润4.87 亿元,同比-22.9%,主要系新车销售业务毛利率同、环比下降。收入结构方面,2022Q3 公司实现新车销售收入168.94 亿元,同比+13.1%;售后服务业务实现收入30.15 亿元,同比+4.1%;金融和保险代理业务实现收入4.16 亿元,同比+23.8%。22Q3 公司销售新车55,927 台,同比+9.3%,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缺芯导致低基数、今年6 月以来行业需求回补;单车收入30.21 万元,同比+3.4%,环比-11.0%;22Q3 公司毛利率为10.5%,同比-1.5pcts,环比-0.5pct。
22Q3 毛利率下滑系供需两端压力所致。经销商是供给端(整车厂)和需求端(消费者)之间的缓冲带,由于其自身无法决定供给或需求,因此毛利会随供需波动。22Q3 毛利率同、环比下滑,主要原因在于:1. 供给端整体而言, 22Q3相比21Q3 供给明显好转,上游主机厂配车增多,终端折扣率上涨,对公司毛利带来压力;2. 供给结构方面,毛利率较低的入门级车型较多,新车毛利也因此承压;3. 需求方面,22Q3 多地疫情依然散发,对整体汽车需求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区域之间供给方差较大,存在供需错配等问题。展望2023 年供求关系的变化方面,我们认为核心的变量是经济复苏和疫情防控形势,供给方面预计2023 年与今年的情况较为相近,如果经济修复加速或疫情受控好于预期,永达等豪车经销商预计将出现显著的配置价值。
新能源网点扩展有序进行,二手车业务维持增长。新能源品牌方面,截至10 月底,公司拥有84 家新能源品牌授权网点,涵盖4S 店、商超店、维修中心等,包括Smart、AITO、小鹏等品牌,公司计划2022 年年底新能源品牌授权点达到100 家。公司2022H1 新能源新车销售毛利占全部新车销售毛利的3.5%,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将随着行业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公司层面新能源品牌授权网点的开拓而不断提高,带动盈利能力改善。二手车业务方面,22Q3 公司二手车交易量2.10 万台,同比+17.2%;公司从品牌塑造、渠道升级等方面进行规划,通过整合二手车收销、线上和线下渠道建设、提前布局新能源二手置换及零售业务等方式进行落地,我们认为二手车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大增长点。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影响门店经营;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新增授权网点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终端爆发价格战;公司融资成本上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承压,及终端汽车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2022/23/24 年EPS 预测至0.89/0.98/1.11 元(原预测为0.94/1.09/1.19 元)。当前股价4.12 港元,对应2022/23/24 年PE 分别为3.9/3.6/3.1 倍。公司过去三年PE 中枢在9~10 倍,考虑到港股估值系统性下修和随着购置税补贴刺激到期可能会带来的短期需求波动,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6 倍PE,下调目标价至7 港元(原为1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