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前三季度盈利及业务更新。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71 亿元,实现颗粒硅产量/出货量19.83/20.73 万吨。
颗粒硅产品销售旺盛,技改优化推动生产现金成本持续下降。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颗粒硅产量/出货量19.83/20.73 万吨,其中Q3 实现颗粒硅产量/出货量6.20/8.09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5.67%/19.67%。虽然颗粒硅产品的含税售价逐季走低(2024Q3 为32.75 元/kg,环比减少7.80%),使得公司2024Q3 归母净利润亏损14.92 亿元,但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改优化使得颗粒硅的生产现金成本实现逐季下降,2024Q3 达到33.18 元/kg,环比减少5.71%,正朝着30 元/kg 以下的现金成本目标稳步迈进。
高度重视碳排放水平,颗粒硅碳足迹持续刷新全球记录。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近期公司旗下乐山基地颗粒硅已取得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ADEME)碳足迹认证,每千克颗粒硅的碳排放仅为24.913 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再次刷新全球行业纪录,其行业领先的碳排放表现主要受益于生产过程中的100%清洁能源使用和模块化量产所带来的低电耗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司包头基地的工业硅、颗粒硅,徐州基地的拉晶、切片4 个环节产品分别获得德国TV 莱茵的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我国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背景下,公司全球领先的碳排放控制能力有望助力公司在光伏行业产能逐步出清的过程中占据领先优势。
布局海外颗粒硅产能建设,硅烷气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4 年6 月公司公告与MDC POWER 订立合作协议,双方探讨合作开发阿联酋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未来海外硅料产能的落地有望助力公司推动国际化转型。
此外,公司多年保持UCC 法高纯硅烷气研发与生产领先地位,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品质满足电子级要求,目前除自用外外售规模占全国市场近1/3,未来随着国内硅烷气需求的持续提升,公司硅烷气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产业链价格走低背景下公司盈利阶段性承压,但随着公司生产成本的持续降低和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回升,我们看好公司25/26 年业绩表现。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58/14.41/26.89亿元。
公司颗粒硅产品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布局的连续直拉单晶及钙钛矿技术有望贡献新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订单履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技术替代、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