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股东净利润同比下跌21.2%
公司公布逊于预期的2022 年业绩,股东净利润同比下跌21.2%至9.7 亿元港币(同下),相较我们及市场预测的12.4 亿及12.9 亿元,分别低出21.8%及24.8%,主因:(一) 一次性扣除2.2 亿元电价补贴应收款项。按照去年10 月政府发布的《关于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认定有关政策解释的通知》,公司对就电价补贴确认的收益预计进行重新评估后,一次性从收入扣除上述应收款项。去年收入因此仅同比上升0.8%至23.2 亿元,即使同期售电量同比上升23.5% 至3,185GWh;(二)电价补贴应收款项扣除导致化毛利率下跌2.5 个百分点至70.6%;(三)公司去年录得 3,179 万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四)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43.7%至2.7 亿元。
并购装机容量远低目标
公司去年完成520MW 并购装机容量,远低其1,000MW 目标,也少于我们的850MW 预计。2022 年累计装机容量同比增加20.9%至3,014MW,升幅低于2021 年的36.0%增长率。公司主要归因于去年较高装机成本,导致其放缓发展步伐。公司今年定下保守的700-1,000MW 并购目标。由于光伏组件价格近月已经下跌,公司今年光伏发展成本有望回落,有利达成其今年并购目标。
降低盈利预测
考虑到装机容量低于预计,我们分别下调2023-24 年股东净利润预测8.5%和6.3%至13.3亿及16.6 亿元,同比增长36.7%和25.3%。
调低目标价,下调评级至“增持”
我们维持16.8 倍2023 年目标市盈率,并相应将目标价由3.28 港元调低至3.00 港元,对应12.4%上升空间,目标2023 年股息率达到6.0% 。由于上升空间收窄,我们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风险提示:(一)项目并购延误;(二)市场激烈争取平价上网项目;(三)派息政策改变;(四)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