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扩张,第二曲线,业绩符合预期,2022 年营收同比+19.26%,归母净利润同比+26.67%,营收利润符合预期。公司2022 年全年实现营收180.34 亿元,同比上涨19.26%;归母净利润25.56 亿元,同比上涨26.67%。其中,单Q4 季度实现营收71.58亿元,同比增长8.54%;归母净利润9.93 亿元,同比增长21.84%。
新兴装备业务:IGBT 后续好于预期,格局恶化暂无担忧。2022 年,公司新兴装备业务营收51.47 亿元,同比增长100.09%,其中功率半导体实现营收18.35 亿元,同比增长71.83%。此外,新能源电驱收入10.93亿元,同比增长139.75%;工业变流实现营收13.74 亿元,同比增长160.20%。公司受益于风光车储旺盛需求,远期营收结构有望发生进一步改变。考虑到旺盛的需求,整车价格战暂时无价格传导压力。
轨交装备业务:基建大年,重视传统业务复苏节奏。2022 年,公司轨交装备业务营收126.56 亿元,同比增长3.30%。根据国铁集团2023 年目标,需要完成旅客发送量26.9 亿人次,同比增长67.6%;货物发送量39.7 亿吨、同比增长1.8%。自疫情防控放开以来,经济活动恢复较为顺利,出差出游需求增长。2023 年有望见到招标重启,带来需求高增。
特斯拉碳化硅方案未定,IGBT 及碳化硅灵活调配。公司IGBT 三期线扩产进展顺利,碳化硅23 年有望在部分细分领域拓展。公司可灵活调配未来产能,同时受益两种技术路线的发展。
央国企价值重估大年,核心资产值得重视。我国对于科技创新高度重视,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开启,叠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优质国企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机遇。公司作为老牌央企,在轨交装备、新兴装备均拥有强竞争优势,传统业务估值较低,有望受到市场关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轨交复苏及新兴装备业务产能释放节奏,我们上调2023-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9.1 亿元(+3.3 亿元)、32.6 亿元(+4.6 亿元),新增2025 年预测为34.7 亿元,同比分别+14%、+12%、+6%,对应现价(3 月31 日收盘)PE 分别为16 倍、14 倍、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IGBT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关联交易占比较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