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5 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归母净利润16.0 亿元,同比降低48.8%,毛利率12.8%,同比降低0.2 个百分点。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在于计提减值较上年多28.8 亿元和联营合营企业贡献收益由盈利21.6 亿元转为亏损6.3亿元。公司全年销售额排名继续上升一位,位列全国第六。新增货值92%位于一二线城市,继续稳固在高能级城市市场份额。财务结构继续优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额创新高,加权融资成本降至3.7%,同比下降40BP。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业绩,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5 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归母净利润16.0 亿元,同比降低48.8%。
简评
计提减值拖累公司业绩。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5 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归母净利润16.0 亿元,同比降低48.8%,毛利率12.8%,同比降低0.2 个百分点。公司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在于,1)计提减值增多。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及公平值损失达4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多计提28.8 亿元。2)联营合营企业贡献收益由盈转亏。2024 年公司分占联营与合营企业利润合计为亏损6.3 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1.6 亿元。
销售额排名上升,土储聚焦高线城市。公司紧抓销售流速,2024年操盘销售金额2768 亿元,位列行业第三。其中自投项目销售额1718 亿元,位列全行业第六位,较上年上升一位。全年新增土储货值1088 亿元,位列行业第四。新增货值中92%位于一二线城市,较上年增加8 个百分点;其中北上杭货值占比达51%。
继续稳固在高能级城市的市场份额。新增项目权益比例提升至79%,同比增长5 个百分点。截至2024 年底,公司自投项目可售货值为2002 亿元,其中83%位于一二线城市。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创新高,财务成本下降。公司持续加强现金流管理,全年销售回款率达10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88 亿元,创造历史新高。得益于公司强化内源性现金流,公司主动降低有息负债,2024 年末有息负债为1372 亿元,同比降低6.1%。年末净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7.2 个百分点。现金余额继续维持高位置,财务成本持续降低。年末现金余额为730 亿元,加权融资成本降至3.7%,同比下降40BP。
维持买入评级与目标价不变。公司长期深耕高能级城市,行业销售排名稳步上升,土储规模位列第一梯队。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0.58/0.58/0.61 元(原预测2025-2026 年分别为1.46/1.57 元)。维持买入评级与目标价12.83 港元不变。
风险分析
1)业绩方面,房地产市场目前仍处于筑底区间,公司开发物业的存货存在一定的减值压力,可能对未来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2)倘若人民币继续贬值,公司依然存在较大的汇兑损失压力;3)经营方面,当前购房者预期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未来房价上涨空间可能有限,公司在前期以较高价格获取的地块,后续销售价格可能不及预期,继而对公司未来的结算及业绩转化形成一定压力;4)未来权益比例的结转存在不确定性,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重的变化可能会对业绩造成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