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中创新航(3931.HK):行业黑马 锂电先锋 开启发展新征途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12-22
  动力电池盈利触底回升,二线进入市占率扩张期价格传导+产线规模效应,动力电池盈利进入回升期。21 年来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需求超预期导致供给不足,中上游材料纷纷涨价,电池盈利降至历史底部。
  车企主观引入二供+产线跑通,二线进入市占率扩张期。目前宁德在全球占据30-35%的份额,在国内占据接近50%的份额。基于供应链安全+降本+多样化需求考虑,车企天然有动力引入其他供应商,这就给其他电池厂带来甜蜜期。部分二线电池厂已完成从定点到大规模量产的跨越,未来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
  中创新航:适时而变,涅槃重生终成锂电黑马
  出身央企+军工,早些年专注商用车+铁锂,后董事长刘静瑜临危受命,带领公司开启崛起之路。公司央企+军工出身,早些年专注商用车+磷酸铁锂路线,受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商用车盈利空间受挫。2018 年,公司将重心聚焦乘用车,掌门人刘静瑜上任后大刀阔斧调整管理层、股权结构,引入锂航金智、红杉凯辰等新股东。公司港股IPO 后,金坛控股(金坛区政府全资持有)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下属企业金沙投资、华科工程、华科投资、金坛国发合计间接持有公司25.54%股权。
  近些年来公司营收持续高增,22Q1 毛利率修复明显。公司21 年实现营收68 亿元,同增141%,22 年Q1 营收达39 亿元,同增267%,21 年毛利率5.6%,22 年Q1 回升至8.2%。
  核心看点:产品力、制造力、客户多元化
  产品力:中镍高压性价比优异,one stop 技术有望再创辉煌。中镍高压可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成本明显低于高镍三元。公司全球率先采用中镍高压路线,配套广汽实现高销量。21 年9 月,公司发布One-stopBettery,采用0.25mm 超薄外壳+无传统壳盖,结合复合封装技术,实现结构重量降低40%,空间利用率提升5%,能量密度提升7%,生产效率提升100%。
  制造力:收入起量迅速,毛利率稳步提升背后是强大的量产能力。公司目前市占率跃居国内第三,与其他二线已拉开一定身位。市占率快速提升,背后少不了快速的产能释放+爬坡速度,公司新产线快速投产、新产品量产配套的能力极强:如厦门一期投产后仅2 个月,公司便实现在小鹏渗透率5%到40%的提升。产能规模扩张助力收入迅速起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22Q1 单GWh 固定资产折旧为0.35 亿元,较21 年减少12.5%,公司22 年Q1 毛利率达8.2%,较21 年修复明显,随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降本增效有望加速,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客户:从绑定大客户到走向多元化,不同时期做最优的选择过去,“中航+广汽”复刻当年“宁德+宝马”成功之路,实现快速放量。
  18 年公司战略转型后,凭借高电压产品+动用大半技术团队配合广汽研发,用时一年攻克广汽提出的两千余项技术要求,最终顺利切入广汽供应链。
  2020 年起,广汽埃安迎高速增长期, 22 年Q1-3 销量达18.5 万辆,同增124%。
  未来,客户结构多元布局,国内覆盖小鹏、零跑、长安、蔚来等,海外开始建厂开启新征程。22 年Q1 公司在小鹏、零跑渗透率分别达48.9%、49%。
  目前,公司已通过本田开发定点、Smart 量产定点,产品实力已获国际一流主机厂认可。今年11 月,公司宣布于葡萄牙布局欧洲产业基地,迈出出海第一步,有望为未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营收280/634/104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8/26/63 亿元,同比+173%/+580%/+144%,综合考虑公司产能加速释放,毛利率稳步提升趋势和港股/A 股估值差异,给予公司23 年25XPE,目标价40.0 元(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电池业务盈利改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府补助可持续性风险、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风险、专利诉讼风险、新客户引进风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