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公司核心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18 亿元,同比上升26.1%,实现毛利润13.50 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核心业务“先知AI 平台”实现营收21.71 亿元,同比增长50.2%,占总收入比例超67%。
2、据IDC 报道,公司连续六年稳居中国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除先知平台外,公司持续优化了AI Agent、GPU 资源池化等多项关键技能,高效打造了40 余款人工智能产品。
3、公司标杆客户平均营收1487 万元,标杆用户数为98 个,占总数的44%。公司行业大模型商业化进程加快,持续打造金融、能源、运营商、医疗、运输、制造等行业的标杆客户和解决方案,基于各行业场景的不同模态数据构建行业大模型,拓展行业大模型应用领域。
事件
公司发布财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18 亿元,同比上升26.1%,实现毛利润13.50 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核心业务“先知AI 平台”实现营收21.71 亿元,同比增长50.2%,占总收入比例超67%。
简评
1、 核心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研发保持高投入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18 亿元,同比上升26.1%,实现毛利润13.50 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为41.96%,相比24H1下滑-0.42pct,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可能受到行业季节性及业务结构阶段性波动影响。核心业务“先知AI 平台”实现营收21.71亿元,同比增长50.2%,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超67.5%。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3.73 亿元,费用率42.7%,公司先知AI 平台5.0 已实现算力、模型、平台的能力供给,拉动核心业务收入增长。
2、先知AI 平台迭代升级,核心业务高效拓展
公司核心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先知AI 平台,SHIFT 智能解决方案以及式说AIGS 服务。20 2 4 年前三季度,先知AI 平台收入21.71 亿元,增加50.2%,占总收入的67.5 %;SHIFT 智能解決方案的收入6.8 8 亿元,受先知AI 平台业务拓张战略影响,同比下降14.1%,占总收入的21.4%;式说AIGS 服务收入3.59 亿元,同比增长17.05%,占总收入的11.1%。
先知AI 平台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致力于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企业核心效率,解决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核心需求,打造客户专属的基础大模型。2024 年3 月底,公司发布行业大模型产品“先知AI 平台5.0”,实现了该产品的第五次升级。目前“先知AI 平台5.0”已实现算力层、平台层、模型层、应用层等端到端的能力供给,并持续优化AI Agent、GPU 资源池化等多项关键能力。其中,AI Agent 进一步提升了解决复杂推理及执行的精准度,并覆盖大模型Agent 设计、开发、调试、发布、运营分析、迭代优化的全流程,为Agen t 生产应用提供稳定可靠保障。GPU 资源池化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硬件集群平台化管理、算力资源的按需分配和快速调度,有助于解决异构算力资源利用率低、大模型与算力匹配成本高等大模型部署难题。
SHIFT 智能解决方案,是公司为各行业提供的智能解决方案产品,也是先知AI 平台业务在解决方案端的延伸。前三季度,公司公布了面向金融、零售、制造、能源等行业数十个解决方案产品,通过范生态体系进一步深入行业及场景,驱动客户核心业务价值提升,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式说AIGS 服务通过生成式AI 技术赋能软件开发,为先知AI 平台提供高效开发工具与服务。前三季度, 公司辅助编程工具产品AIGS Code X 完成了产品功能升级和模型效果的突破,用户体验与产品能力都大幅提升。在编程开发方面,公司已与金融、运营商、新能源车企等多家头部企业合作,打造了懂客户、懂业务、懂知识的企业级开发助手。
3、标杆客户贡献优质增长动力,客户群体日趋多元化24 年前三季度期间公司总用户数为224 个,标杆用户为98 个,主要为全球财富500 强企业或上市公司,标杆用户群体平均营收贡献为1487 万元。公司在金融、能源电力、交通运输、运营商等重点行业持续深耕,并在制造、医疗、零售等战略领域加强渗透。在拓展新用户的同时,公司也实现了现有客户的数字化体验升级和产品粘性的提高。
4、行业大模型多场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公司与标杆用户联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行业大模型,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化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公司与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合作,建立了港口供应链大模型,为香港港口提供了智能化的综合服务转型。此外,还推动了大型模型在港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翻译领域,公司与现代出版社共同建设了国内首个出版专业大模型,使机器翻译的水平达到了出版级别,并在特定类型的书籍中实现了BLEU(一种衡量机器翻译质量的指标)提升30%以上,满足了学术垂直领域的高准确度翻译需求。
5、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企业级AI 领跑者,近年来收入持续高增,净亏损持续收窄,盈利模式愈发清晰。标杆客户数和收入稳定增长,下游行业拓展顺利。2023 年推出的式说大模型和AIGS 服务平台为公司打开了生成式AI 的市场空间,凭借对企业级数据、痛点和自身强大的软件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提升份额。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10、66.91 和80.8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68%、23.67%、20.86%。对应2024-2026 年PS 分别为3.23x、2.6x2、2.16x。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0.40 和3.1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55%、87.20%和883.81%。考虑到公司的AI 平台化能力及成长性,下游优质客户占比高,技术积累深厚,参考海外可比公司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新技术研发不足,会面临市场被淘汰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人工智能市场竞争对手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市场份额和利润。
3、项目管理风险: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周期长、复杂度高,如果项目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等问题。
4、下游不确定性风险:客户需求变更或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范围扩大或预算超支,对投资回报产生负面影响。
5、营收不及预期:公司平台业务的规模性效应是支撑公司后续营收持续增长的重要假设,若平台业务的拓展不及预期,则会造成公司营收增速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