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使用货币均为人民币
亚盛医药专注于PPI 小分子新药研发,尤其深耕细胞凋亡领域,覆盖Bcl-2/IAP/MDM2-p53 三大关键信号通路。目前已建立9 个1 类新药管线,1 款产品实现商业化,预计在2025-26 年迎来多个适应症上市。
短期看,耐立克是公司未来三年收入源泉。耐立克是国内唯一获批的三代BCR-ABL TKI,用于治疗任何TKI 耐药伴T315I 突变CML;相比同类三代药物,耐立克有更强的血液学疗效及更高的安全性;与信达生物在国内共同推广,已累计实现含税销售额1.82 亿元,纳入2022 年医保目录,将实现更快放量;公司与Tanner Pharma 启动NPP 计划,是其海外商业化的前奏。
中长期看,细胞凋亡产品厚积薄发。(1)APG-2575 有望成为数十亿级别重磅品种。BcL-2 靶向药有泛血液癌种治疗的潜力,APG-2575 相比维奈克拉有显著安全性优势,有成为best in class 的潜力,当前处于注册II 期,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上市的BCL-2 抑制剂。(2)APG-115、APG-1387 可能成为同类首创。APG-115 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DM2 抑制剂,APG-1387 处于全球二聚体IAP 抑制剂研发第一梯队,两者将与APG-2575 共同打造强大的细胞凋亡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为4.30/7.42/10.60亿元。公司多个核心产品有同类最佳/首创的潜力,内生稳健增长可期,有望成为血液瘤领域的小巨人。采用DCF 估值法,得到公司合理价值为35.33 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超预期,流动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