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业绩低点已现。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57.8%至63.4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11.5%至17.2 亿元,主要系光伏玻璃平均售价上升所致,但由于组件价格上涨导致装机需求低于预期以及行业扩产导致供给增加,3.2mm 和2.0mm 的光伏玻璃价格均于2021 年Q2 大幅度下滑,3.2mm光伏玻璃价格从2 月24 日最高的43 元/平米降至7 月14 日的最低22 元/平米,因而Q2 和Q3 业绩不及Q1,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二线厂商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不盈利的状态,光伏玻璃价格继续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较小,我们认为公司业绩低点已经出现。
成本推动光伏玻璃价格回暖,后续硅料投产有望提振光伏装机需求,带动玻璃价格走好。光伏玻璃价格在8 月底开始有所回暖,10 月13 日3.2mm/2.0mm 玻璃分别报收30 和23 元/平米,由于当前组件价格持续上行对装机需求有一定压制,我们认为玻璃价格回暖主要是石英砂、纯碱和燃料油等主要成本上涨所推动。
当前硅料供需偏紧,10 月20 日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上涨至265 元/KG,相比10月初的228 元/KG 跳涨16.2%,但考虑到2022 年硅料产能大量投放,硅料价格后续或将回调,从而带来组件价格成本压力的缓解和装机需求上升,光伏玻璃价格将有望走好。
公司产能持续快速扩张,高毛利薄玻璃占比上升提高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共有9200 吨在产产能,2021 年年底600 吨窑炉冷修完毕投入,此外还将有2-3 座1200 吨窑炉投产,21 年底产能有望达到12200-13400 吨;2022 年将陆续有6座1200 吨窑炉投产,22 年底产能有望同比增长49-64%达20000 吨;公司计划2023 年产能达到约25000 吨,同比增长25%。此外,随着硅片大型化和双玻组件加速渗透的趋势,薄型光伏玻璃使用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公司薄型玻璃销售比例在40-50%间,未来有望提升至70-80%,由于薄型玻璃毛利率更高,在这一趋势下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光伏玻璃价格大幅度下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成本大幅度上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