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半年报,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1.73 亿元(YOY8.36%),实现归母净利润62.40 亿元(YOY8.04%)。
收入继续稳健向好增长,上半年盈利能力继续维持较高水平。24 年上半年收入毛利端,受益于茶饮料和果汁的快速增长,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36%,此外由于纯净水产品新品上市促销的影响、包装饮用水产品销量下降带来固定成本分摊上升以及果汁原料价格的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1.38pct 至58.78%,因此毛利额同比增长5.87%。费用端,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2pct(主要系广告及促销开支对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物流费率受产品销售量的品项结构影响),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0.57pct,财务费用率基本稳定,因此期间费用率整体同比下降约1.06pct。此外公司其他收入同比增加约1.39 亿元(主要系定期存款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所得税率同比上升0.13pct 至23.37%,最终公司归母净利润率为28.14%,基本维持稳定,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8.04%。
包装水业务:短期网络事件冲击导致销售承压,产品端不断发力,期待后续复苏。(1)今年1-2 月公司包装水业务同比增长19%,销售趋势良好。不过随着2 月底开始的网络上出现大量对公司及创始人的舆论攻击和恶意诋毁,对公司的品牌及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最终24H1 公司包装饮用水产品实现营收85.31 亿元(YOY-18.3%),分部利润率同比下降4.25pct至32.16%。
24 年3 月以来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澄清真相,此外24 年4 月公司推出了“农夫山泉”纯净水产品,在持续24 年专注生产饮用天然水之后首次重回纯净水赛道,并通过明确红瓶水和绿瓶水的差异化定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此外在水的其他产品方面,公司还推出了一次性包装的19 升PET 桶装天然水产品,以及新产品“农夫山泉”食用冰,以“好水出好冰”的产品理念,放大天然水源地优势,打开了冰、饮共生的新场景。
我们认为,随着网络舆论事件风波的消除,以及公司持续在包装水产品上的不断发力,期待后续公司包装水业务能够扭转颓势,重回良好增长通道。
饮料业务:茶饮料和果汁饮料正成为核心增长动能,核心竞争力突出,看好未来继续维持快速成长。
(1)24H1 茶饮料产品实现营收84.30 亿元(YOY59.5%),连续3 年保持高速增长(对应20H1-24H1 的CAGR=39.43%),茶饮料产品利润率同比上升0.97pct 至44.10%。上半年“东方树叶”持续夯实“东方树叶中国茶”的品牌定位——3 月春季限定“龙井新茶”三度回归,同时公司继续丰富规格和口味完善“东方树叶”在茶产品的品类布局。此外“茶π”推出新口味“茉莉花柠檬茶”,持续围绕瓶身插画讲述品牌故事。
(2)24H1 功能饮料产品实现营收25.50 亿元(YOY3.8%),同时分部利润率同比上升1.05pct 至41.18%。上半年“尖叫”推出乳钙型、茶氨酸型两款新口味,为品牌20 周年经典包装注入新的品牌活力。而“力量帝”维他命水开展彩虹维他命主题推广,和知名IP Color Run 2024 合作。同时第3 年举办“VBD 国际街舞大赛”,持续推广潮流、活力的品牌属性。
(3)24H1 果汁饮料实现营收21.14 亿元(YOY25.4%),此外20H1-24H1 的营收CAGR=17.55%,分部利润率同比下降5.89pct 至23.61%。上半年公司果汁饮料产品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其中“水溶C100”复合果汁饮料于2 月上市“血橙味”新口味,扩展产品口味矩阵。“农夫果园”完成经典产品100%番茄混合果蔬汁、100%胡萝卜混合果蔬汁的升级回归,契合当下果汁产品更清洁、更健康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公司茶饮料以及果汁饮料正成为公司饮料业务的核心增长动能,同时凭借着良好的产品卡位布局,以及强大的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势能力,我们看好茶饮料和果汁饮料未来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继续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73.22/566.94/655.14 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6.93/156.24/185.90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3/1.39/1.65 元/股。
我们认为,参照可比公司PE 估值,此外考虑到公司本身作为龙头依然处于较好成长阶段,因此我们继续给予公司30-35倍的PE(2024E)估值区间,对应每股价值区间为33.90-39.55 元/股,按照港元兑人民币0.90 汇率计算,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7.67-43.94 港元/股,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下滑,(2)产品推广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波动,(4)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