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报告旨在阐明地平线机器人成为“汽车智能计算平权公约数”的原因。具体分析其战略演化、团队禀赋、软硬结合的技术优势、开放生态。
从辅助驾驶,探索机器人通用平台愿景。公司创业之初的定位为“机器人时代的微软+英特尔”,布局泛在的AIoT 场景。于2019 年发生战略转折。地平线意识到须深耕单一垂直场景(汽车有足够大规模)以反向推动通用平台的形成,从此开启量产积累期。截至2024年底,地平线在中国OEM ADAS 市场份额超过40%; 在中国独立第三方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产品解决方案累计交付量突破770 万件。
研发角度:探索全栈研发,中西合璧,软硬一体。1)CEO 余凯、CTO 黄畅等创始人团队来自于全球顶尖的AI 科研机构北美NEC、百度IDL。技术理解利于路线研判与工业界生态圈号召力。2)在“中西合璧“经历影响下,公司具备软硬一体的技术基因、务实量产的商业策略。前华为ADS 负责人统筹J6P+HSD 项目,有望开启强劲的高阶新品周期。截至2024 年底,公司辅助驾驶软硬件方向研发人员超1500 人,高阶方案团队规模超1000 人。
产业角度:组合辅助驾驶普惠化,国产芯片初露锋芒。短期:组合辅助驾驶受益供需共振,产业链景气度确定性上行。长期:国内市场渗透势能维持,辅助驾驶出海大有可为。辅助驾驶SoC 市场参与者包括英伟达、Mobileye、高通、TI 及Renesas 等。凭借开放性、算法优化、软硬结合、服务及响应度、综合性价比优势,Tier2 地平线、黑芝麻等已经脱颖而出。
产品角度:以软硬协同优化能力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征程6、HSD 蓄势待发。在算法+芯片+编译协同优化的技术范式实践下,公司已经有3 代BPU 架构以及算法架构的设计、优化与量产经验。全新的纳什架构(征程6 使用)原生支持大参数Transformer 算法,高效支持端到端与交互式博弈等先进辅助驾驶算法部署。截至2024 年9 月,HSD 已与7 家OEM(其中包括大众中国)及3 家Tier1 在多款车型展开合作,预计25Q3 量产。
追求开放生态,追求辅助驾驶平权的“公约数“。地平线自我定位为Tier2。从IP 开放授权到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交付,其完整成熟的软硬件产品矩阵与辅助驾驶全栈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量产开发支持与平台化服务。力争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最大公约数”。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36.61/57.72/88.10 亿元,YOY+54%/+58%/+53%。2025/26 年PS 为18/12X;低于可比公司2025/2026 平均PS27/17X。与GPU 领域的”寒武纪“类似,地平线是车载芯片国产化领域最重要参与者之一,景气上行,可拥有估值溢价。
风险提示:辅助驾驶景气度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路线变化,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