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进店台次多月下行,用户维保支出谨慎促行业需求下滑根据F6 大数据研究院数据,从门店进店台次来看,2024 年后市场台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月度表现来看,自4 月份起,每月进厂台次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尤其7-8 月份同比下滑幅度达到4%,相较2023 年,2024 年54%的门店台次负增长,其中降幅大于25%的门店占比达13%,后市场短期内业务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从用户消费端来看:单次进厂只消费1 个项目的车主占比由2021 年的62%增长至2024 年的66%,而消费4 个及以上项目的车主占比由11%下降至9%,反映出车主在汽车维保消费中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单一项目进行消费,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和聚焦。从车主消费行为分布来看,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汽车后市场维保规模发展速度。
整车格局剧变促使售后供应端分化,门店持续扩张静待需求复苏从整车格局来看,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从21 年41.2%市占率逐步提升至24 年60.5%,且随自主电动智能化趋势,自主份额仍有望持续提升。传统合资汽车经销商供给有望迎快速收缩,后续存在大规模退网可能性,将带来售后市场供应端持续分化;公司持续拓展门店规模,截止24H1,公司全国工厂店达6311 家,注册用户达1.26 亿,同比+20.7%,月活用户1150w,同比+15.8%;我们认为门店及用户规模扩张将为后续公司在行业需求复苏时抢占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4-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6/160/17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7%/+10%/+12%;基于行业需求下滑叠加供应格局变化因素,我们将24-26 年公司净利润预期由7.2/10.7/13.7 亿元调整为6.1/7.4/10.1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91%/+21%/+37%。看好公司作为行业稳固龙头在马太效应下的业绩成长稳定性,业绩端有望充分受益于第三方格局优化,带动估值端共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互联网公司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汽车保养等业务拓展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收入增长,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以及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