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持续优化 ,利润端首次扭亏为盈。
23 年上半年,公司在利润端首次实现盈利,录得净利润0.3 亿元。公司之所以在利润端实现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规模效应显现带来了单票履约成本的持续降低。顺丰同城在件量端保持着高速增长,使得单票成本出现明显下降,进一步释放了利润空间;②费用管控效果明显,费率下行。公司采用ROI 费用管理制度使其在费用端持续优化,尤其是22 年剔除了上市费用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把握行业红利,B 端业务充满想象。
目前即配行业中消费场景多元化及商户私域化趋势明显,这与顺丰同城高品质服务、强履约能力、独立第三方角色相高度契合。其中,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也意味着即配服务由标准化向非标化需求延伸,这对配送商的履约能力提出更高标准,同时商户的私域化向独立第三方即配商提供市场需求,我们认为顺丰同城作为高品质独立第三方即配商的龙头企业,会最大化收益于此。同时考虑公司与抖音外卖带来的订单增量,以及行业前景(预计我国即配行业22-26 年订单规模CAGR 约为25.9%),看好公司B 端业务长期发展前景。
跑腿业务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空间广阔,抢占用户心智是现阶段重点,顺丰同城在网络建设和业务布局中均领先对手。
我国跑腿行业目前位于发展初期,21 年行业规模刚突破100 亿元,市场需求还未完全形成,但长期来看,行业发展潜力是非常可观的,预计至2025 年将突破600 亿,22-25 年跑腿订单CAGR 将达31.8%。在目前阶段,抢占用户心智是核心,顺丰同城已在网络铺盖和业务布局方面领先其他玩家,具备明显优势。
落地配业务强调与集团的高度协同,未来收入有望更上一层顺丰同城的最后一公里业务主要基于与顺丰大网的末端协同作用,对于顺丰速运而言,可以削峰填谷,补充运力,而对于顺丰同城而言,落地配业务可以提供收入增量,分摊成本,增加骑手收入。目前公司落地配业务量占顺丰控股业务量的比重不高,预计未来还会有较高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3-25 年公司营收将达131.0 亿元/158.3 亿元/187.7 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8.1%/20.8%/18.6%。采用分布估值法,同城配送业务我们挑选达达为可比公司,采用23 年PS 为0.68 计算,该业务对应55.56亿元;最后一公里业务挑选快递企业为可比公司,采用PS 为0.62 计算,对应市值30.57 亿元。将两项业务估值相加可得,23 年预计顺丰同城市值为86.13 亿元,对应92.31 亿港元,当前市值为79.25 亿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