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9 日公司披露2023 年年报,2023 年蔚来交付了16.0 万辆汽车,同比+30.7%,合计实现营收556.2 亿元,同比+12.9%;实现净亏损211.5 亿元,同比增亏45.3%。
公司2023 年全年销量16.00 万辆。2023 年12 月,蔚来交付新车18,012 台,同比增长13.9%;2023 年四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50,045 台,同比增长25.0%,季度交付量超交付指引;2023 年全年,蔚来共交付新车160,038 台,同比增长30.7%,其中包括5.7 万辆ES6、4.1 万辆ET5、2.1万辆ET5T、1.4 万辆ES8、1.1 万辆EC6、0.7 万辆ES7、0.6 万辆ET7、0.4 万辆EC7。
新车型蓄势待发,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1)2023 年12 月23 日NIO DAY 上旗舰车型ET9 发布,各项配置奢华,面向高端家用与商务场景,预售价80 万,2025 年1 季度交付。ET9 软硬件均为卓越体验所打造,进一步提升主品牌价值。2)据李斌,第二品牌乐道将在24 年5 月中上旬发布,主攻20 万~30 万元中端市场,乐道品牌的电池租赁(BaaS)费用将低于蔚来品牌,首款车型的BOM 成本将比特斯拉Model Y 低约10%。蔚来希望通过第二品牌在主流市场上对标特斯拉,并计划在2024 年恢复每月销售2 万辆的水平。第二品牌乐道的推出,有望对其月销量带来可观贡献。
销量爬升带动毛利率回暖,后续关注降本控费带来的进一步改善。2023 年1-5 月蔚来总销量4.39万辆,6 月12 日宣布价格及权益调整,将权益从车价中拆分,全系车型直降3 万元。权益解绑后,三/四季度总销量分别为5.5/5.0 万辆,带动整体毛利率环比改善。据蔚来,2023 年12 月5 日蔚来取得江淮汽车部分工厂资产,后续将实现独立制造,制造成本有望下降10%。蔚来2023 年11月初宣布裁员10%,具体调整已在11 月完成;内部将削减或推迟三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蔚来CFO 奉玮称,这两项举措在2024 年将为蔚来节约 20 亿元的总成本。
补能设施健全,关注盈利性改善。据蔚来,截止2024 年4 月18 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充电站3,767座,充电桩21,912 根,是全国建设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蔚来已在高速公路建设超充站364座,超充桩1,422 根,也是全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充桩最多的汽车品牌。4 月18 日,蔚来与上汽通用正式达成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合作,截止4 月18 日,蔚来已与长安、吉利、奇瑞、江汽等多车企达成合作,蔚来换电站利用率将显著提升,带动换电业务盈利性大幅改善,将为蔚来贡献显著收益;同时蔚来对外合作采用第三方持有换电站资产模式,第三方购买并持有蔚来换电站产品,蔚来负责运营,目前已经有数十个换电站采用这种运营模式,将大幅减轻初期投资压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由于2024 年新车型密集推出,竞争加剧,公司销量承压,我们下调24 年销量预测由24 万辆至18 万辆,并下调24、25 年营业收入由881/1254 亿元至620/906 亿元,预测2026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109 亿元;下调24、25 年归母净利润由-70/-28 亿元至-183/-150 亿元,预测2026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7 亿元。公司为国内自主新能源豪华品牌,有望深度参与国内消费升级及电动化趋势;核心技术全栈自研下车型产品力强,权益解绑后性价比凸显,月销量有望持续提升。选取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小鹏作为可比公司,参考24 年估值,考虑到蔚来定位高端,销量增长后盈利性更强,给予其2024 年0.95 倍PS,对应目标市值589 亿元人民币,相较当前(2024/4/19)有3.9%的上涨空间,下调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净利润尚未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