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4 年营收/归母净利409/-58 亿,同比+33%/减亏46 亿,毛利率14.3%,汽车毛利率由负转正;24Q4 营收/归母净利161/-13 亿,同比+23%/减亏0.2亿。24 年归母净利润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测。公司预计25Q1 交付9.1~9.3万辆, 同比+317%~326% , 对应季度收入150~157 亿元, 同比+129%~140%。25 年公司新车周期强,我们预计销量提升下规模效应将快速释放,25Q4 有望实现季度盈利,维持“买入”评级。
24Q4 营收环比高增59%,汽车毛利率持续6 个季度改善24Q4 销量9.2 万辆(同/环比+52%/97%),营收161 亿元(同/环比+23%/+59%),销量和收入创公司历史新高。技术降本和规模效应增强,24Q4 汽车毛利率10%,同/环比+6pct/+1pct,连续6 个季度改善。单车ASP为16 万元,同/环比-21%/-15%,单车毛利1.6 万元,同/环比+92%/-1%。
费用端,24Q4 SG&A 费用23 亿元,同/环比+18%/+39%,主要系销量上升带动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增加。研发费用20 亿元,同/环比+53%/+23%,来自新车型开发与技术升级。
G6、G9 改款将于21 日开启交付,25Q2-Q4 多款重磅新车上市3.13 日,公司发布25 款G6 和G9,全系标配系标配智驾和5C 超充,座舱配置升级。G6 上市7 分钟大定突破5000 台,G9 上市45min 大定突破3000台,我们预计G6 和G9 月销有望6000~8000 辆和3000~5000 辆。25 年为公司产品大年,我们预计4 月G7 上市、5 月MONA M03 智驾版上市,Q2~Q3E9 上市,下半年2 款增程SUV 上市,助力公司完成全年销量同比翻倍目标。
全球拓展布局加速,飞行汽车、机器人打开更多成长曲线公司25 年将加速全球化布局。2 月首批X9 右舵版发运泰国;3 月正式进军印尼市场,并计划25H2 开启G6 和X9 本地化生产。公司计划25 年内进入6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300+海外销售网点。公司计划26 年量产飞行汽车,且在机器人行前瞻布局,有望开辟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5-27 年收入856/977/1247 亿元(25/26 年维持预测,27 年新增)。采用分部估值,相较于可比公司,小鹏经营状况大幅提升,且新车周期和智能化优势扩大。参考可比公司理想,其扭亏为盈当年PS-ttm 为2.5-7.4x,我们综合考虑,给予小鹏销售业务2x 2025E PS(前值1.2x);大众新车基于G9 平台,改款G9 订单亮眼,双方合作收入预期增加,上调技术服务相关的业务至500 亿港币(前值400 亿港币)。上调公司目标价为123.83 港币(前值80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供应链短缺,公司产品发布、订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