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7 月3 日,小鹏G7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 款车型,小鹏G7 Ultra 售价22.58 万元(人民币,下同),702km 续航Max 版本售价20.58 万元,602km 续航Max 版本售价19.58 万元,其中702km 版本将优先交付。上市起售价较预售价23.58 万元降低4 万元,降价幅度超我们预期。
对比同价位车型,小鹏G7 聚焦家用、舒适与智能科技,性价比凸显,在中高端纯电SUV 市场中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20-30 万元区间的中高端纯电SUV 市场,小鹏G7 竞品既包括小米YU7、特斯拉Model Y、智界R7 等关注度极高的车型,也涵盖智己LS6、极氪7X、阿维塔07 等。1)性价比方面,对比小米YU7 和特斯拉Model Y 这两款热门车型,小鹏G7 性价比优势显著,小鹏G7 售价19.58-22.58 万元(Model Y:26.35-31.35 万;小米YU7:22.35-32.99 万元)。
此外,与Model Y 对比,小鹏G7 在空间和智能化方面更具优势。2)空间上,小鹏G7 车身尺寸为4892/1925/1655mm,轴距2890mm,而Model Y 尺寸为4797/2129/1624mm,轴距2890mm。3)智能配置方面,小鹏G7 搭载3 颗图灵AI 芯片,总算力超过2200TOPS,采用VLA+VLM 模型,配备问界M9 同款的大尺寸华为AR-HUD,还首发搭载追光全景抬头显示。Model Y 则搭载两颗HW4.0 芯片,算力达720TOPS,FSD 系统针对中国路况仍在优化中。对比小米YU7,小鹏G7 聚焦家用和舒适感,而小米YU7 则在动力性能和情绪价值上更具优势。
L3 级算力AI 汽车,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作为新一代智能SUV,小鹏G7 首发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 芯片,整体算力高达2200TOPS。其中,两颗芯片用于本地部署的小鹏智驾模型VLA(视觉-语言-行动一体化模型),支持更强的驾驶智能;另一颗则与高通8295P 协同工作,共同支撑车机系统“天玑AI OS”中的本地语言大模型VLM,实现驾驶与座舱的AI 本地化推理和“主动思考”能力。G7 成为首款实现VLA+VLM 全本地部署的车型,显著提升智能体验。在智驾架构上,G7 也率先搭载“小脑+大脑”组合的VLA-OL 模型,引入“运动型大脑”概念,使智能驾驶具备自我策略优化的强化学习能力,从依赖外部数据训练,进化到具备自主学习的水平。人机交互方面,小鹏G7 还首次搭载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追光全景AR-HUD”,提升沉浸式驾驶体验和信息可视化能力。动力方面,G7 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最大功率218kW,极速达202km/h,匹配80.8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达702 公里;支持800V 高压快充,10%-80%仅需18 分钟,极大提升长途出行的便利性。
维持买入,新势力中确定性较高之标的。2025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超19.7 万台,同比增长279%,年度目标达成率达56%。2025 年是小鹏的产品大年, G6、X9、MONA 等多款车型表现稳定,随着G7 的上市,小鹏有望在下半年维持销量增势。此外,今年 4 季度小鹏鲲鹏超级电混车型将发布,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 年量产。我们预计,随着新车上市,小鹏汽车的销量、ASP 和毛利率均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 134.69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