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H1 业绩符合预期,扭亏为盈。23H1 公司实现营收7.10 亿元(yoy-18.7%),主要由于酒馆数量减少,及以特定比例营业额确认收入的特许经营店占比提升。
整体毛利率为72.3%(+6.3pcts);归母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为1.57/1.77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由于1)后疫情期客流量回升带动单店营业额修复,23H1 日均营业额同比+13.9%;2)酒馆网络优化降低成本:23H1 净关店114 家,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为1.97 亿元(yoy-33.8%),雇员福利及人力服务成本为1.70 亿元(yoy-55.4%);3)精细化管理带来效率优化:23H1 宣传及推广费用同比-74.4%,存货周转天数亦从2022 年年底的31.7 天下降至29.1 天。公司Q1 实现净利润约为7400-7600 万元,对应净利润率为20.8%-21.4%;测算Q2 实现净利润8149-8349 万元,对应净利率为23.0%-23.5%,盈利能力环比持续改善。
公司积极调整门店,单店营业额显著提升。公司通过关停部分门店及在2022 年Q4 暂停运营部分门店来减少现金开支,以集中资源发展受影响更小的潜力市场。
从新增门店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新开25 家酒馆,关闭139 家酒馆,截止至6 月30 日共运营酒馆数量653 家、环比2022 年年底共减少114 家门店。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数量分别为63 家、314 家、274 家,净关门店数量分别为17 家、58 家、40 家。从单店店效看,23H1 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单个酒馆日均销售额分别为0.84 万元、0.83 万元和0.79 万元, 同比+15.1%/+25.8%/+0.0%,公司整体日均营业额为0.82 万元、同比+13.9%。2022年探索特许经营模式,23H1 新开门店日均营业额为0.82 万元、较22H1 新开门店的0.63 万元增长30.2%;23 年6 月启动“嗨啤合伙人”计划并推出新门店模型,日均坪效为23H1 新开门店的2.6 倍,显著提高单店利润率。
自有产品略升,综合毛利率提升。收入结构:22H1 海伦司自有产品营收占比为76.3%/+0.5pcts,其中饮料化酒饮占比同比+5.2pcts(推出百香果大扎、老冰棍吨吨桶等新品)、Helen’s 啤酒占比同比-3.7pcts ; 第三方品牌酒饮占比为16.9%/-3.5pcts;特许合作收入0.39 亿元、营收占比达5.5%。盈利能力:海伦司自有酒饮毛利率达到79.4%/+0.7pcts,第三方品牌酒饮毛利率55.6%/+7.1pcts。
特许经营打开下沉市场扩张空间,“嗨啤合伙人”计划取得积极进展。2022 年5月,海伦司在湖北省利川市开设第一家“大排档+小酒馆”模式的“海伦司·越”,新模型在县级城市选址,为下沉市场年轻人打造社交空间,公司已在湖北省多地进行下沉市场海伦司越门店试点。公司23 年6 月启动“嗨啤合伙人”计划,具备投资成本低、运营费用低、单店坪效高等优势,截至目前已签约80 家、已开业11家,未来将围绕合伙人计划加快布局网络,第二成长曲线逐步兑现,开店空间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当前公司临近重拾增长,门店模型层面积极求变,第二成长曲线逐步兑现。中长期看,品牌仍处于发展期,高性价比+精准营销的品牌优势突出,轻资产标准化的单店模型持续优化,后续开店扩张的成长性不变。调整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15.29/17.56/19.53 亿元,同比增速为-1.9%/14.9%/+11.2%,归母净利润为3.05/3.98/4.92 亿元,同比增速为+119.1%/+30.5%/+23.5%,对应PE 为30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扩张不及预期、同店表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风险、消费者偏好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