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领军者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包括行业领先的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技术、伺服驱动器)、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视觉和语音交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SLAM 及自主技术、视觉伺服操作和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完成小扭矩到大扭矩(扭矩从0.2Nm 到200Nm)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的公司,人形机器人Walker 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风起云涌,量产元年。产业迎来重大变化:国内针对人形机器人的政策走向更为积极的方向,包括对产业的顶层设计和产业链的各环节扶持都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人形机器人的国内产业环境正逐步得到优化。在AI 技术的新一轮革命浪潮下,机器人在软件端也得到了极大优化,尤其是算法训练、感知能力和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行业空间未来广阔:考虑到成本、需求以及容错率等因素,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将率先在工业场景落地,随后经过技术优化和成本下降,场景将逐步渗透到家庭和商用。工业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依靠性能和成本优势,未来在工业制造中有望部分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和人类劳动力;家庭&商用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作为AI 的重要载体之一,能搭载包括ChatGPT 等多种先进模型和技术,更好地识别环境和理解人类生活,为人类提供情绪价值,有望成为人类日常生活重要构成。对应到市场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到2030 年工业场景的需求量将达到328.4 万台,家庭&商用场景的需求量达到43.5 万台,整体市场规模接近400 亿美元。
技术扎实,厚积薄发。基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等方面取得持续突破。为了不断巩固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上保持持续高强度的投入。2020-2023 年, 研发费用分别为4.29/5.17/4.28/4.91 亿元,占比分别为58%/63%/42%/46%。基于一系列核心技术优势,公司已逐步迭代出更多优秀机器人产品,并持续打开下游应用场景。
盈利预测:公司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的第一梯队企业,依靠多年来深厚技术积累,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未来有望开拓更多的下游领域,率先享受行业红利,为公司提供持续发展动能。给予公司2024 年PS 0.6倍,对应目标价223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估值判断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