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持续增长,亏损微缩。1H24 优必选(未评级)实现营业收入4.87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6.6%;毛利1.85 亿元,同比增长213.8%;毛利率提升15.4 个百分点至38.0%。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23.1/25.9/39.2 个百分点至47.9%/44.1%/46.7%。净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810万元至5.4 亿元。
其它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业务持续高增,行业拓展初见成效。1H24 教育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113.0%/105.4%至1.61 亿/1.75 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4.9/13.8 个百分点至50.7%/30.3%。物流机器人收入同比下降22.4%至5956 万元,营收占比下降17.2 个百分点至12.2%,毛利率下降6.3 个百分点至6.1%。其他产业定制智能机器人收入大增308.5%至9088 万元,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0.1 个百分点至18.7%,表明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且初见成效。
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再突破。公司持续投入机器人研发,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机器人技术方面:1)面向工业场景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公司发布了ROSA v2 版本,提供了算法模块去ROS 中间件的基本通信能力。2)步态移动方面,公司持续提升机器的步态算法稳定性,实现高负载15 公斤负载的情况下,实现近两公里稳定的行走。此外,针对传统定位导航无法满足空间场景理解的问题,公司在纯视觉语义Vslam 上得到突破,工业原型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依据于场景的自然特征和语义信息做出自主的定位和导航,其中L4 级无人驾驶物流车已经开始落地交付。
聚焦汽车和3C 制造,加速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针对工业制造场景,公司提出了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满足搬运、物料分解、质检及其他定制化需求,并在Walker S 的基础上发布了具有高负载能力的迭代产品。这款产品已经在内部做大量的测试,后续会陆续落地到合作工厂进行相关的实训,年底有望实现小批量的一个交付。基于一站式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稳定可靠使用的服务,公司的机器人进入比亚迪、蔚来、吉利、奥迪、红旗、一汽大众的部分场景应用,并与富士康和顺丰达成合作。
启示:2024 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年,以特斯拉、小鹏和小米为代表的车企积极布局,有望驱动行业发展。从优必选的收入结构看,教育/消费/物流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正逐步拓展至其他应用场景,近期又与医疗领域的麦迪科技达成合作。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从事相对标准化且流程简单的试验性工作,但随着动作任务和训练数据的积累,未来有望进入更广阔的商业服务和家用护理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