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娱乐板块拖累收入增速,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7 亿元,同比减少12.5%,主因公司采用审慎经营策略,减少直播展示并降低收入分成比例,导致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减少33.6%为35.2 亿元。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达43.5 亿元。受在线音乐业务商业化表现强劲、版权成本结构及收入分成比例改善推动,23 年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实现毛利润21.03 亿元,同比上升62.6%,对应毛利率由22 年的14.4%大幅提升至26.7%,调整后归母净利8.19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版权合作与原创音乐扩大内容储备,AI 赋能音乐创作。2023 年公司在线音乐服务月活用户同增8.7%至2.06 亿,日活/月活高达超30%,持续保持用户较高使用粘性。在音乐内容供给方面,截至2023 年底,公司已经拥有超过1.49 亿首音乐曲目,并持续扩充音乐厂牌曲库,与相信音乐、新海诚等知名厂牌展开新合作,上架五月天、凤凰传奇、DREAMUS 等知名音乐人或唱片公司作品,推进说唱、中国民谣及摇滚乐等优势音乐品类。除了版权音乐外,公司也在继续培养和激励独立音乐人,截至2023 年底平台注册独立音乐人接近68.4 万名,上传约310 万首音乐曲目。
此外,公司持续深化AI 技术在音乐生产、消费、推荐全流程环节应用。在生产端推出一系列音乐创作效率辅助工具,覆盖音乐人创作全流程,降低音乐创作门槛,帮助音乐人提高创作效率。在消费端,上线歌曲智能推荐讲解功能“私人DJ”,并增强了AI 赋能的推荐算法,进一步提升了音乐生产与消费环节的高效连接,2023 年来自平台推荐的音乐播放量占比持续增加,平台算法推荐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在线音乐业务收入维持高增长,社交娱乐功能调整优化。1)在线音乐方面,2023 年实现收入43.51 亿元,同比增长17.6%,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0.2%;音乐MAU 同比增长1650 万人至2.06 亿人,付费率同比提升1.2ppt 至21.4%,ARPPU 同比增长4.2%至6.9 元/月,持续维持健康发展态势,提升核心音乐用户体验及平台商业化效率。2)社交娱乐业务方面,公司对社交娱乐服务业务的运营策略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内部监控。受此影响2023 年公司社交娱乐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3.6%至35.16 亿元,2023 年全年整体社交娱乐服务付费用户同比增长20.3%达到1602.9 万人,ARPPU 同比下降45.2%至178.60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考虑公司已扭亏为盈,我们切换为PE 法进行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5、12.34 和15.11 亿元。参考相关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 年20-23 倍动态PE,以汇率人民币:港币=1:1.1 进行计算,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09.22~125.61 港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音乐版权价格提升,直播等行业政策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