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逻辑:短期主要受游研学、东方甄选等扰动我们分析,公司近期股价调整主要由于:1)FY25Q2 教培业务进入淡季经营杠杆效应不明显;2)文旅业务淡季、经营杠杆效应导致亏损加大;3)留学业务价格较高,受到消费信心不足影响,公司对Q2 收入指引略低于预期。但我们认为:
1)公司非甄选业务保持30%以上收入增速、其中核心业务素质教育仍有望增长40-50%、高中培训增长20%以上,且市场担心的竞争加剧尚不明显,目前仍处于行业出清、供给不足阶段、利润率仍有望提升;2)公司作为稀缺的全国化龙头之一,仍在积极拓展学习中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公司FY25-27收入为50.13/61.29/73.56 亿美元, 对应增速为16.2%/22.26%/20.02% ; 预计FY 25-27 归母净利为4.21/6.12/7.94 亿美元,对应增速为36.25%/45.09%/29.74%,对应FY25-27EPS 为0.26/0.37/0.49 美元, 2024 年12 月6 日收盘价49.65 港元( 1 美元=7.78 港元), 对应FY25-2724.7/17.1/13.1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况:多元化教育龙头,转型后渐入佳境
对比双减前后,我们分析公司变化在于:1)教培收入、人数尚未恢复到双减前最高水平,但价格已恢复;2) 毛利率、净利率均创历史新高,得益于教师产能利用率提升。3)运营指标:学生人次、培训中心数量均尚未恢复至双减前。
(4)文旅业务、学习机等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分析:北京征求意见稿落地
2024 年11 月6 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民促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设立实施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其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的,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实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同级科技、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意见审批,校外培训政策进一步明确。
竞争优势:强品牌知名度优势持续,新旧业务齐发展(1)品牌优势:新东方作为30 年教育机构,品牌优势明显,且双减后不允许教育机构进行公开宣传,公司之前积累的私域流量+口碑可更好地吸引学生报名;(2)内容优势:公司深耕K12 学科培训多年,拥有完善的教研体系及优秀师资积淀,更有能力开发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3)渠道优势:双减后新东方网点保留率较高,且转型素质教育后快速布局网点, 目前学校及学习中心数量为1089 家,已修复至双减前65%,我们认为在牌照发放过程中,龙头机构的合规化办学更具有优势,有望快速恢复至双减前网点数量。(4)拥有完整的教职团队培养体系,和行业内最高数量的教师;(5)留学和成人教育业务提供稳定基本盘。
成长驱动:网点快速扩张,教师带课量及网点面积存在提升空间,文旅、学习机提供新增量
(1)截至2025Q1,公司拥有学校及学习中心1089 家,仅恢复至双减前65%,未来扩张空间巨大。(2)根据我们测算,双减后公司的学习中心首年能实现盈利,受益于双减后需求大于供给,满班率、续班率、生均带班数量、班均学生等均有提升,且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均有所下降,根据我们测算,公司1200 平店面成熟后有望实现24%净利率。(3)研学文旅业务加速拓展,与线上直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4)智能学习机结合素质教育,提供新增量。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网点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学费提价及学生招生不及预期的风险;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流失风险;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