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阿里巴巴-W(9988.HK):AI产业变革驱动阿里价值重估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03-10
  核心观点
  DeepSeek 与Qwen 引领国内大模型热潮,DeepSeek 通过技术突破、架构创新及模型开源推动行业快速发展,阿里发布Qwen 2.5Max 和最新推理模型QWQ,并开源万相2.1,进一步巩固技术影响力。国内CSP 竞相接入DeepSeek,推动大模型行业集中度提升,DeepSeek 促使国内大模型定价下降,进而推动周边产品创新。AI助推阿里云增速提升,阿里与苹果合作聚焦端侧用户体验,利用AI 技术提升手机侧体验,带来新的增长曲线和增量机会。AI 应用市场潜力巨大,逐步起量贡献增长动能。阿里深耕自研模型,聚焦细分场景和智能体开发,加速AI 应用落地,同时通过AI 赋能C 端产品,成立智能信息事业群,通过数据打通与AI 技术驱动新流量入口,进一步提升用户触达效率。
  摘要
  DeepSeek 与阿里的技术创新引领国内AI 产业变革。
  DeepSeek V3 与R1 模型、Qwen 2.5 Max 与QwQ 模型、Manus等火爆出圈,在AI 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DeepSeek 在技术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高效混合精度与强化学习的深度融合,模型架构则聚焦于动态负载均衡与注意力机制的创新,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进一步挖掘了计算效率的极限。尽管国际头部大模型玩家在技术创新与算力方面仍保持领先优势,但DeepSeek 模型开源加速了行业技术创新。阿里在大模型领域动作频频,不仅发布了推理模型QWQ,还重磅开源了万相2.1,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影响力。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头部玩家逐渐出现分流趋势。
  DeepSeek 开源推动国内CSP 发展和竞争,阿里成为其中的主要受益者。国内外CSP 纷纷接入DeepSeek,利用其强大的模型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并吸引流量。阿里与DeepSeek 建立了深度绑定关系, 合作模式不仅包括在阿里云平台上接入开源的DeepSeek 模型,还涵盖为DeepSeek 的C 端用户提供算力支持。
  这种合作进一步巩固了阿里在云计算和大模型领域的优势地位。
  头部拥有自研模型的厂家在市场中占据高度集中地位,其他大模型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在国内大模型定价方面,DeepSeek的官方价格成为行业参考标准,各厂商的定价逐渐趋于下降。面对模型调用利润率降低的挑战,阿里通过将模型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弥补了利润损失,并进一步拓展了其商业模式的多样性。
  AI 助推阿里云增速中枢上行,苹果阿里合作前景广阔。传统云业务板块中,IaaS、PaaS 和SaaS 持续增长,其中IaaS 业务占比最大,而PaaS 和SaaS 则凭借更高的利润率成为盈利重点。AI 驱动MaaS 与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板块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为支撑AI 发展,阿里加速推进云和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AI 相关需求带动Capex 显著增加。多业态叠加AI 增长动力,共同推动阿里云业务实现全面增长,大模型及AI 技术重构产品生态,进一步驱动阿里云营收提升。DeepSeek 的开源与普及间接拉动了阿里云端API 调用量的快速增长,使MaaS 平台成为阿里云业务增长的关键抓手。此外,阿里与苹果的合作开创了端侧用户新体验,有望为阿里带来新的增长曲线。凭借在模型及数据领域的优势,阿里成功满足了苹果对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双方合作的重点在于利用AI 技术提升端侧(如手机侧)的用户体验,这一战略不仅增强了用户粘性,还为阿里带来了显著的增量机会。通过与苹果的深度合作,阿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 和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未来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
  AI 应用市场潜力巨大,有望逐步起量贡献增长动能。阿里持续深耕自研模型,加速推动AI 应用市场的落地。在AI 模型布局上,阿里一方面继续加强通用推理模型与深度推理模型的研发,另一方面聚焦细分场景产品和智能体的开发,以满足多样化需求。AI 应用市场潜力巨大,阿里核心聚焦于AI Chatbot、教育及金融领域,并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模型的增值服务产品,这些产品凭借高利润率成为重要的盈利增长点。阿里计划通过“百炼”构建大量智能体,目前已将智能体划分为不同层级,以适配多元场景需求。在战略层面,阿里聚焦C 端产品并叠加AI 赋能,成立智能信息事业群,通过数据打通与AI 技术驱动新流量入口,进一步提升用户触达效率。
  端侧战略主要围绕汽车、手机、PC 三大硬件展开,同时对小硬件领域也采取自主研发或合作的方式推进,全面布局智能硬件生态。通过大模型与数据打通,阿里未来能够升级用户画像能力,提升精准推送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FY2025-2026 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07%和9.27%,Non-GAAP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7%和12.91%。其中淘天收入增速分别为2.33%和4.99%,经调EBITA 增速分别为-0.86%和4.02%,阿里云收入增速分别为10%和15%,经调EBITA 利润率分别为9.5%和11.0%。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淘天集团(15 倍PE)、云智能集团(5 倍PS)每ADS 估值分别为141.18 美元和39.40 美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80.57 美元/ADS,对应港股175.61 港币/股。
  风险提升:资本开支低于预期;云业务收入增长低预期,利润率提升低预期,AI 收入占比低预期;美国对华芯片制裁影响公司云业务增长;主业复苏节奏低预期,宏观经济及社零增长疲弱,CMR 增长低预期,国内电商市场份额超预期下行,淘天集团利润率低预期;海外电商市场竞争激烈,AIDC 减亏低预期;海外关税政策调整影响AIDC 增速;行业监管风险;蚂蚁集团金控牌照落地进度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进程低预期;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中概股退市风险。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