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增持”评级。2023Q1-3实现收入7.69亿元(+35.1%),归母净利润-10.31 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3.42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46亿元。2023Q3 单季实现收入3.47 亿元(+58.3%),归母净利润-3.27 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28 亿元),2023Q3 收入略超预期,亏损扩大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增加所致。维持23、24、25 年主营业务收入预测12.42、20.32、30.35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在院内环境收紧下商业化品种快速放量,全年有望完成股权激励目标。
2023 各季度产品收入分别为1.68、2.43 和3.47 亿元,在院内环境收紧情况下,Q3 仍做到环比增长35.4%,主要是由于注射用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具备优异临床疗效产品的刚需价值凸显。随着院内环境逐步缓和,23Q4 有望加速放量,有望达成股权激励目标(2023 年营收目标为12.5 亿元)。
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多产品有望迎来收获期。2023Q1-3 研发费用8.58亿元(+29.5%),多管线顺利推进。①泰它西普注射液(预充式)和注射用泰它西普的剂型桥接研究试验获CDE 批准,将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给药方式。泰它西普新适应症RA 获CDE 受理,有望于2024H1 获批上市。
目前泰它西普国内外SLE、IgA 肾病和MG 等适应症加速推进,自免领域的多适应症布局及给药方式的改善有望加速产品放量。②公司积极开发ADC 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治疗方案,目前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CTLA-4 双抗卡度尼利单抗启动针对胃癌的II 期研究。海外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2L UC 以及联合K 药治疗1L UC 的注册性临床顺利推进,国内维迪西妥单抗UC 适应症往更前线的新辅助和1L 前移。此外MIBC 与NMIBC 适应症已观察到积极信号,适应症开发多点开花。
催化剂:产品放量超预期;在研创新药临床数据超预期。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销售放量不及预期,融资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