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2022 年业绩,收入2.51 亿元,同比增长84%;归母净亏损4.08亿元(2021 年归母净亏损5.74 亿元)。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发展趋势
TAVR:2022 年增长强劲,2023 年公司指引将占经股市场22-25%份额。
公司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植入量达到1,200 台,同比增长300%,植入量份额达到14%。1Q23 手术量快速反弹,公司TAVR 植入550 台。管理层预计2023 年公司TAVR 植入份额将提升至经股植入市场的22-25%(2022 年同口径约16%)。我们预计2023 年TAVR 全行业手术量同比增长40-50%,由此测算沛嘉植入量相较于2022 年将会同比增长90-100%。公司TAVR 入院数在2022 年底达到290 家(新增195 家),1Q23接近340 家。公司表示患者补贴去年仍在2 万元/台左右,今年1 月份降低至1.8 万元/台。公司销售队伍在去年底达到185 人。
瓣膜在研管线:领先、差异化组合,期待里程碑逐个落地。1)TaurusTrio完成技术转移,公司预计今年内在国内开展注册临床。该产品是全球唯一获批的经股反流TAVR;2)二尖瓣置换HighLife 进入注册临床试,沛嘉拥有该产品大中华区权益;3)三尖瓣置换MonarQ 在欧洲进入首次人体实验阶段,沛嘉拥有全球权益。我们判断其或是沛嘉国际化首个产品;4)三代干瓣TaurusNXT 注册临床顺利开展,公司预计2023 年内完成入组;5)缘对缘修复GeminiOne 处于注册临床试验;6)冲击波TaurusWave 处于科研临床。我们认为公司已在心脏瓣膜领域建立起全面、领先并富有差异化的管线,我们期待临床入组、数据读出、产品注册等关键里程碑陆续落地,我们预计沛嘉或将在2025-26 年迎来集中收获期。
神经介入:弹簧圈集采放量,缺血和通路继续发力。2022 年神经收入同比增长52%,达到1.44 亿元。公司指引2023 年神经收入50%以上增长。公司表示根据吉林21 省弹簧圈需求量数据,自身弹簧圈市场份额已达到6.4%,公司最终以A3 名中标,我们预计可以继续提升市占率。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等缺血产品1H22 陆续获批后,经历半年多的市场导入期,我们预计将开始快速增长。截至2022 年底,公司已具备完整的出血、急性缺血、狭窄和通路产品组合,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受益神经介入国产替代进程。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2023/24 年盈利预测和跑赢行业评级不变。我们维持基于DCF 模型(WACC=9.7%,永续增长率=1.3%) 的目标价14.3 港元不变,较现价有47%上行空间。
风险
竞争格局恶化,商业化不及预期,研发失败,国际化不及预期。